“問23人借到20元現金”技術尷尬還是人尷尬?
挑筆60秒,付錢40分鐘。 近日,浙江杭州徐女士經歷了讓她無所適從的40分鐘。 在某商店買兩支自動鉛筆一共16元,去付錢的時候徐女士才知道店裡的電子支付系統出故障了,只能付現金。 徐女士鼓足勇氣找人借現金,直到第23人,她才成功借到20元。
在移動支付方興未艾的今天,不少人已經習慣了出門不帶現金。 “連問23人借到20元現金”作為一個縮影,說明人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很容易被自己創造的東西所束縛。 對移動支付產生了依賴的消費者,一旦移動支付遭遇困難和障礙,就變得舉步維艱,這顯然值得我們每個人反思和警醒。
作為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移動支付擁有很多好處,然而,一旦發生突發情況,必須用舊的方式和辦法才能解決麻煩,怎麼辦? 一方面,消費者應該多點風險防範意識,在方便的時候準備點現金以備不時之需;另一方面,商家也應該設置現金兌換點,以滿足老年消費者、手機沒電顧客的需求,以及應對網路、支付系統出現故障的特殊情形。 更何況,”不得拒收現金”本身就要求商家準備部分現金以滿足消費者差異化、個人化需要。
移動支付系統也會有漏洞,也會短暫性失靈,「連問23人借到20元現金」的尷尬經歷,生動地說明「無現金社會」並未完全到來。 不論是商家還是消費者,都應該意識到科技並非萬能,也會存在盲區乃至死角,一旦技術臨時性失靈,人就得發揮能動性,而不是束手無策、焦頭爛額。
“連問23人借到20元現金”並不是要所有人都回到過去故步自封,而是提醒商家和消費者在享受科技便利的時候多些”未雨綢繆”。 在細節上考慮得更加周全一些,在服務上更加貼心一些,商家才會贏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
當今的中國橫跨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智慧社會等數個反差鮮明的社會形態,在大力發展移動支付的同時,傳統的金融服務也不能完全摒棄。 特殊群體和突發情況下的傳統金融服務雖然是一種小眾需求,但也同樣關乎老百姓的權利與尊嚴。 當移動支付手段更加健全強大和傳統金融服務”查漏補缺”有機結合,”連問23人借到20元現金”的尷尬才不會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