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進行類比 看哪些恆星能在潮汐破壞事件中”倖存”
在科學家進行的一些級計算機類比中,可以觀看八顆恆星繞過一個品質是太陽的100萬倍的黑洞。 當它們接近時,所有的恆星都被黑洞的引力拉長和變形了。 一些被完全拉開,變成長長的氣體流,這種災難性的現象被稱為潮汐破壞事件。 其他的只被部分破壞,保留了一些品質,並在可怕的遭遇之後恢復到正常的形狀。
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Taeho Ryu領導的這些類比是第一次將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物理效應與現實的恆星密度模型相結合。 這些虛擬恆星的品質約為太陽的十分之一到十倍。
完全被撕裂的恆星和那些「倖存」的恆星之間的劃分並不簡單地與質量有關。 相反,研究人員稱,其”生存能力”更取決於恆星的密度。
Ryu和他的團隊還調查了其他特徵,如不同的黑洞品質和恆星接近,如何影響潮汐破壞事件。 這些結果將説明天文學家估計宇宙中完整的潮汐破壞事件發生的頻率,並將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這些災難性宇宙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