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出現的新冠變種病毒是怎麼回事?
近日,一種新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種正在受到全球科學家的廣泛關注。 這一名為B.1.1.529的新冠變種已經在南非等國家和地區被發現。 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聲明,將其列為值得關注的新冠變種(VOC),名為Omicron(希臘字母ο)。 這意味著,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它可能具有更高的傳播力,或者提高重症風險,或者降低目前診斷、疫苗和療法的有效性。
世界衛生組織的聲明指出,這一變種最初在今年11月9日收集的樣本中被發現。 它的出現的時間與南非近日的新冠病例迅速增加的時間重合。 初步證據顯示,與其它VOC相比,Omicron可能讓人群被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風險升高。
Omicron受到關注的原因是它攜帶著大量的基因突變。 根據英國衛生安全局發佈的報告,這一變種在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上攜帶32種不同變異。 刺突蛋白是新冠病毒與人類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介導病毒進入細胞的關鍵性蛋白,也是多種新冠疫苗和中和抗體療法靶向的區域。 在刺突蛋白上出現的突變可能改變病毒入侵細胞的特徵,並且可能讓它們逃避已有新冠疫苗和中和抗體療法提供的免疫保護。
具體來看,Omicron攜帶的基因突變包含在Alpha和Beta變種中出現的N501Y突變,這一突變可以增強刺突蛋白與受體ACE2的結合能力。 它在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RBD)的E484位置也出現了突變。 這一位置的突變是導致RBD不被中和抗體識別的重要熱點之一。
此外,Omicron在刺突蛋白的furin切割位點附近攜帶兩個突變(P681H和N679K)。 目前的研究顯示furin切割位點可能説明病毒進入呼吸道的上皮細胞,而在furin切割位點附近出現的突變可能讓刺突蛋白更容易被切割,從而增強病毒的感染能力。 在全球流行的Delta變種在furin切割位點附近攜帶著P681R突變,這一突變被認為是導致Delta變種傳播力增強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於Omicron還攜帶著多個此前VOC中不存在的基因變異,它們的綜合影響仍然有待澄清。 目前,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正在快馬加鞭對Omicron進行進一步研究,包括它是否增強新冠病毒傳染性,以及對現有診斷、疫苗和療法的影響,預計在未來幾周將會獲得更為確切的結果。 同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加強對Omicron的測序、監控、以及流行病學追蹤。
對個人來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採取多種手段降低病毒暴露的風險。 WHO的流行病學家Maria Van Kerkhove博士表示,我們已經擁有了降低病毒暴露的多種公共衛生手段,包括維持社交距離,戴口罩,洗手,避免人多的地方,注意通風,以及適時接種疫苗。 這些久經驗證的手段在這一時刻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