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養生用品、徹夜K歌 不少老年人陷入”數位沉迷”
根據《2020老年人互聯網生活報告》,超過10萬老人日均在線超10小時。 60歲及以上老年使用者日均上網時長超1小時,平均一天登錄5次APP,高於其他年齡段使用者。 《銀髮人群洞察報告》則顯示,短視頻已成為老年線民最主要的娛樂方式,在以抖音為代表的主流短視頻平臺上,老年人每月人均在線時長可達1500分鐘。
在學會使用移動互聯網,跨越「數字鴻溝」之後,不少老年人陷入了”數位沉迷”,困擾著許多家庭。
遛彎懶得去,躺下刷手機
洞悉人性的演算法設計、小恩小惠的紅包獎勵、畫大餅式的助力返現…… 在這些難以抵擋的誘惑面前,「網癮老人」的隊伍也日益龐大。
李叢斌的父親退休前是國企的老幹部,現在是某短視頻平臺的資深使用者。 “平臺投其所好,推薦的視頻仿彿刷不到頭,每天在沙發上一坐就是一下午。” 李叢斌覺得,父親這是上癮了,「交際舞也不愛跳了,遛彎也懶得去了,有一次一個姿勢坐得太久,起身時摔倒了,全家嚇壞了,強令他多躺著,結果他躺下就接著刷手機。 ”
成箱的廉價衛生紙、大量十幾元的褲子…… 回家過節的劉丹寧發現,房間里堆滿了母親從網上搶購的戰利品。 “我加班到半夜,我媽網購到半夜,有時凌晨兩點還在給我發團購資訊,家族群裡全是她的砍價連結。” 讓劉丹寧困惑的是,母親一輩子節儉,怎麼開始上網后就變了個人,屯了一堆用不上、吃不完的東西。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唐丹分析稱,老年人退休后,閒暇時間突然增多,社會身份從決策者變為從屬者帶來的落差,子女無法承歡膝下的空虛感,使他們轉向線上尋求慰藉。 相較於成長於網路時代的年輕人,他們對互聯網更加好奇,也更易淪陷其中。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謝天認為,應辯證看待「網癮老人」的出現。 一方面,有保障的晚年生活創造了消費需求。 在技術進步、物質充盈、人均壽命不斷延長的情況下,更多的老年人有時間精力上網衝浪。 另一方面,相當一部分50后、60後年輕時忙於養家糊口,興趣愛好沒有得到發展,晚年娛樂方式單調,上網便成了消磨時間的最好選擇。
喝了大半年,喝出腎結石
談起家裡的「網癮老人」,劉丹寧心情複雜,”我既希望他們在網上看看逸聞趣事,學學做菜唱歌,退休生活沒那麼無聊。 又怕上網時間過長不利健康,而且信息魚龍混雜,容易被騙不說,還傷心傷神。 ” 不斷閃爍的光影會持續刺激眼睛,進而導致視力下降、乾眼病、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此外,久坐會誘發或加重頸椎病、肩周炎,熬夜會對心腦血管造成負擔。
不少年輕人發現,有的老人在網上易於聽信並傳播假資訊,各種”震驚體”文章充斥著家庭群。 李叢斌總結,父親的朋友圈最愛轉發三類文章:養生偽科學、情感道德類心靈雞湯、以專家為噱頭的標題黨。
高中老師張皓文十分擔心又無計可施,「我媽看養生文,拿著大可樂瓶喝鹼性水,還逼我們喝,結果喝了大半年,查出雙腎結石。 ”
此外,老年人防範意識較差,常被網路詐騙團夥盯上。 據相關媒體報道,從謊稱公司準備上市出售”原始股”,到需要不斷拉人入夥的理財課,再到參與國家專案分紅騙局,詐騙手法不斷翻新,老人們本想賺點小錢,卻讓大半生的積蓄打了水漂。 騰訊110平臺發佈的《中老年人反欺詐白皮書》顯示,2019年上半年,該平臺共受理中老年人受騙舉報超過兩萬次,其中97%的受騙者曾遭資金損失。
“相較於主動創作發佈內容,老年人上網多是瀏覽資訊,屬於消極的網络使用。” 唐丹表示,由於數位媒體素養相對欠缺、老年人在對被動接收的資訊甄別時,容易出現偏差。 謝天覺得,老年人被騙時可能並非毫不知情。 “網络交往中的互動帶給他們歸屬感,填補了情感空缺,有的’心甘情願’走進圈套。”
功夫在網外,老要有所樂
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60歲以上老年線民佔線民總數的12.2%,且增速遠高於整體,成為互聯網時代不可忽視的用戶群體。
老年人加速擁抱數位生活,如何引導他們理性適度上網,構建更加適老護老的網路環境? 唐丹指出,各經營主體在適老化改造過程中,除了著眼於介面簡單、操作方便,還要注重網路信息呈現的品質,對可疑廣告、不良資訊盡到提醒義務。 平臺企業應當負起責任,致力於打造適合老年人展示自我、實現價值的舞臺,不能為了攫取注意力,而在網頁設計中加入成癮性元素。
走出「網癮」後去哪裡呢? 張皓文覺得,城市裡望眼皆高樓,老年人休閒去處十分有限。 對此,謝天認為,要實現從”老有所養”到”老有所樂”的轉變,需提供更加豐富、有意義的生活選擇,”建設城市客廳、公園等開放空間,劇院、音樂廳等文化設施對老年群體優惠。 此外,以社區為單位組織的老年學校、志願團隊,也很受老年人歡迎,當精神生活需求得到滿足,互聯網的誘惑就會下降。 ”
對於很多空巢老人而言,網癮背後是無助和孤獨。 唐丹覺得,子女要想説明父母戒掉網癮,試著理解是第一步,”我們對老年人有太多刻板預設,認為老年生活就應該是打牌喝茶。 其實年輕人熱愛的生活方式,老年人同樣可以選擇。 子女説明父母提高網路防範意識,跟他們分享優質內容,鼓勵他們利用網路記錄生活。 ”
“網络行為的根源可能是恐懼。” 謝天說,「老人頻繁轉發養生文章,是因為意識到死亡漸近;會掉入投資理財的陷阱,是想讓疾病來臨時更有保障。 這時家人不應是掐掉寬頻、限制上網,而是和他們坦誠談談死亡,一起瞭解金融知識,直面問題,從源頭解決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