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英特爾:昔日晶元王者淪為華爾街棄兒
據報導,華爾街最近一直在發出關於美國晶元行業領導地位加速轉移的信號。 倘若這一判斷正確,英特爾長達40年的霸主地位將會很快終結。 自10月初以來,踏上5G浪潮的高通,市值已經實現了50%的增長,並在上周超過英特爾。 而長期在PC和伺服器晶元市場隨英特爾陪跑的AMD,也實現了類似的反彈,距離超越老對手也已近在咫尺。
就在一年多以前,專為機器學習、視頻遊戲和超級計算等任務提供加速晶元的英偉達,也在市值上超過英特爾。 英偉達股價自10月初以來累計上漲近60%,如今的市值甚至已經達到英特爾的4倍。
英特爾這段時間的表現如何? 他們曾試圖讓新CEO派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安撫心灰意冷的投資者,但卻未能成功,導致股價進一步下跌。 在艱難轉型的初期,有些讓人充滿希望的預測,認為該公司將實現15年未未見的兩位數增長,但由於沒有詳細計劃支撐,所以根本得不到華爾街的讚賞。
英特爾的麻煩接踵而至:它失去了智慧手機市場,失去了在晶元製造技術領域對台積電的領先地位,甚至連長期主導的PC和伺服器市場也開始遭到蠶食。
雪上加霜的是,最近的市場情緒表明投資者對該公司的復甦能力越來越沒有信心。 簡而言之,華爾街不再相信曾經支撐英特爾霸權那無與倫比的技術廣度、卓越的運營歷史、傲視群雄的財務能力,足以説明它扭轉航向。
晶元行業的資本回報週期都很長,新技術路線圖短期內看不到效果,因此一旦掉隊,就很難重新獲得優勢。 基辛格組建的管理團隊經驗豐富,但面臨這種現狀,華爾街確實很難輕信他們。
從某種意義上講,AMD的崛起是最令人吃驚的。 這家公司的市值在2005年左右萎縮到20億美元,但後來卻通過激進的技術改造在英特爾創造的x86處理器市場獲得新的競爭優勢,為其贏得了高達1900億美元的市值。 根據Mercury Research的數據,該公司的市場份額已經接近25%。
在數據中心市場,英特爾應當儘快推出可以扭轉局勢的新產品。 Sapphire Rapids是英特爾首款圍繞「小晶元」設計的處理器。 也就是說,這需要通過一系列元件組裝一個晶元,而不是從一個矽片上製作晶元。 AMD正是從2017年開始憑藉這項技術崛起的。
雖然具體的性能數據尚未發佈,但這款有望在明年初推出的產品可以給英特爾帶來一些優勢。
不過這種優勢難以持久。 AMD宣佈基於其Zen微架構的下一代晶片將在年底推出。 這些晶片將由生產工藝更加先進的台積電代工,把更多功能融合到更小的空間內,從而將處理器的密度擴大一倍。 這樣一來,就能以更小的功耗帶來更強大的計算能力。 除非英特爾能夠在生產工藝上追回台積電的領先優勢,否則很難與之競爭。
與此同時,英偉達也在數據中心市場挫敗了英特爾。 無論對英國晶元設計公司ARM的爭議性收購能否獲得監管者批准,英偉達都將推出基於ARM架構的數據中心產品。 除此之外,AMD也在進軍PC市場,而蘋果Mac 在用自家晶片取代英特爾處理器後,也實現了驚人的性能。
這就難怪投資者對英特爾持觀望態度。 他們所能期待的只有不高的毛利率和未來兩三年的大舉投資。 至於何時恢復增長,現在看來似乎遙遙無期。
如今的美國股市充斥著廉價資本,身為曾經的行業領袖,甚至有可能在未來繼續充當行業領袖,英特爾對應明年的市盈率僅為13倍,股息收益率接近3%。 如此看來,這簡直是在撿漏。 但除非基辛格能夠證明英特爾王者歸來,否則很難吸引投資者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