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大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抵達母港 本月28日首航
珠海高欄港烽火海洋碼頭風和日麗、海風輕拂,藍白配色的”中山大學”號靜靜地停泊在這裡。 這艘我國最大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計劃於11月28日開啟首航,延續百年的科考之約。 1928年,中山大學師生借乘軍艦遠赴西沙群島,靠一條小舢板到處漂流、開展研究。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科學家對西沙群島進行科學考察。 此後,中山大學科考隊接棒多次進入西沙展開科考活動。
如今,中山大學終於有了自己的科考大船。 “我們全體師生翹首等候、熱盼許久的’中山大學’號完成建造,終於在今天回家啦!” 中山大學校長高松激動地說。
“中山大學”號總長114.3米,型寬19.4米,排水量6880噸,續航能力15000海裡,定員100人,擁有約720平方米室內實驗室和610平方米甲板作業面積,是目前我國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創新設計亮點最多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
2016年6月,「中山大學」號獲教育部批複立項,2019年10月在江南造船廠開工建造,2020年8月命名下水,2021年6月交付使用。 2021年11月,歷時65個月,”中山大學”號終於入泊珠海的母港。 11月28日,「中山大學」號計劃首航南海,開展大氣、海洋、生物三大領域科學考察,為認識、保護和開發南海提供科技支撐。
作為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國內擁有多個「首次」:首次搭載全迴轉永磁低雜訊推進器,具有安全、靈活的船舶操縱性;首次搭載永磁輪緣側推和隧道式側推封蓋,雙曲面設計精準匹配船體線型,有效降低氣泡對水下測量不利影響;首次搭載直流母排、儲能蓄電池、變轉速發電機的組合設計,實現了超靜音科考作業 ;首次搭載全航速主動式減搖鰭,實現從零航速到機動航速下多種海況的適應性。
“這艘世界一流的科考船,既是面向全球海域的’海上移動科研平臺’,也是我們培養複合型創新性人才的’海上移動育人基地’,還是下一步開展國際海洋科學合作的開放平臺。” 高松說。
“近百年來,中山大學一直夢想有一艘真正屬於自己的大船。’ 中山大學’號順利就位,實現了中大人百年的夢想。 “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說,未來學校將以此為新起點,繼續大力發展海洋學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海洋強國夢貢獻中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