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2.6萬噸”新冠垃圾”流入海洋 相當於2000多輛雙層巴士
新冠疫情造成的數萬噸塑膠垃圾正在污染海洋。 據英國《衛報》8日報導,塑膠垃圾對海洋生物造成危害,已成為全球主要環境問題之一。 新冠疫情導致人們對一次性塑膠需求增加,讓本就失控的全球塑膠廢物問題更加嚴峻。 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疫情期間已經有近2.6萬噸、相當於2000多輛雙層巴士的塑膠垃圾排放到海洋中。
報導稱,這項由中國南京大學研究人員撰寫、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報告發現,自疫情暴發以來,全球193個國家和地區大約產生840萬噸塑膠垃圾。 而這些管理不善的塑膠廢物,包括口罩和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已經大大超出各國妥善處理的能力。 其中,由於戴口罩比例相對較高,46%的塑膠垃圾來自亞洲,其次是歐洲(24%),北美和南美均為22%。 此外,87.4%的額外塑膠垃圾來自醫院、而非個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僅佔總數的7.6%,醫護用品的包裝和快篩試劑分別佔4.7%和0.3%。
研究報告寫道,從疫情開始到今年8月,數千噸口罩、手套、檢測試劑盒和防護面罩,通過全球369條主要河流排入海洋。 水量最大的10條河流攜帶的新冠塑膠垃圾佔全球河流攜帶總量的79%。 比如伊拉克東南部的阿拉伯河,它攜帶的醫護用品垃圾有5200噸。 印度河的攜帶量為4000噸,長江攜帶量為3700噸。 而在歐洲,多瑙河是將新冠塑膠垃圾帶入海洋最多的河流,約為1700噸。
研究結果表明,這些醫療廢物將對海洋環境造成長期影響,世界各國應該加強醫療廢物管理,尤其是發展中國家。 今年3月,荷蘭發現一條被醫用手套困住的魚。 巴西人則在一隻死去的企鵝胃裡發現一個口罩。 研究人員表示,疫情帶來的塑膠垃圾將在海洋中長距離漂流,可能對海洋動物造成傷害甚至導致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