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太空圈地」 總共申請要發射近3.8萬顆衛星
美國當地時間週四,多家太空公司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交了新建或擴建太空寬頻互聯網的申請,要求監管機構批准總共發射近3.8萬顆衛星。 亞馬遜、Astra、波音、Inmarsat、Intelsat、Hughes Network、OneWeb、SpinLaunch以及Telesat等公司,都要求FCC批准使用所謂的V頻段頻譜。 這些公司希望使用這些頻段從太空提供全球寬頻服務。
FCC最新一輪使用V頻段提案的最後期限是週四午夜,這促使多家公司緊急提交申請。 專注於衛星通信領域的研究和投資公司Quilty Analytics創始人克裡斯·奎爾蒂(Chris Quilty)說:”這就像是在圈地。 ”
奎爾蒂解釋稱:「建設近地軌道寬頻系統最困難的方面就是獲取頻譜,而不是製造和發射衛星。 每家在這個領域有未來規劃的公司,都試圖圈佔這些目前的無主之地。 “
值得注意的是,週四提交申請的公司有不同的背景和現有計劃。
亞馬遜正在努力構建由3236顆衛星組成的初始太空互聯網,名為”柯伊伯計劃”(Project Kuiper)。 Astra是火箭製造商,此前曾宣佈計劃開始建造衛星。 波音本周早些時候獲得了FCC批准,可以使用147顆衛星構建太空互聯網。
英國擁有的OneWeb最初計劃在軌道上部署648顆衛星,目前已經完成了大約一半的部署工作。 加拿大運營商Telesat正計劃構建名為LightSpeed的衛星互聯網,它由298顆衛星組成。 SpinLaunch專注於建造替代發射系統,而Inmarsat、Intelsat和Hughes Network擁有現成的衛星通信網路。
各家公司週四提交檔申請發射的衛星數量:亞馬遜為7774顆、Astra為13620顆、波音5789顆、Inmarsat為198顆、Intelsat為216顆、Hughes Network為1440顆、OneWeb為6372顆、SpinLaunch為1190顆、Telesat為1373顆。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SpaceX已經部署了1740顆星鏈寬頻衛星,但並不在最近一批申請者之列。 FCC此前授權SpaceX發射約7500顆V頻段星鏈衛星,該公司正申請發射其”Gen2″系統中近3萬顆衛星的計劃。
為何公司扎堆提交申請?
目前尚不清楚FCC如何應對蜂擁而至的申請,以及哪些申請獲得了發射授權。 專門為電信和衛星行業公司估值提供諮詢服務的Summit Ridge Group總裁阿蒙德·穆西(Armand Musey)說,這些公司有同樣的動機。
穆西表示:「每個人都想在這個領域押下賭注,一種方法就是申請構建衛星互聯網,然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他們會想出到底想要如何部署它的方法,或者他們可能對最初的申請做出些修改。 但如果你不在申請方面有所動作,就相當於放棄了參與太空盛宴的資格。 ”
此外,穆西還稱,FCC在這方面的歷史作用是分析申請者是否正確提交了檔,而不是”根據評估商業計劃做出判斷”。
低地軌道衛星數量的潛在躍升帶來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增加碰撞風險,併產生新的太空碎片。 這些公司的提議包括操縱系統和利用大氣層燒毀報廢的衛星,以此作為對抗這些風險的方式。 他們還建議在更廣泛的海拔範圍部署衛星,從離地球600公里到1萬公里或更高的地方。
穆西說:”太空碎片是該行業需要面對的、日益重要的問題之一。 如果地球上空有太多的衛星,它們開始相互碰撞,很可能會產生連鎖反應。 人們擔心這些衛星帶來的生存威脅,但除了個別政府之外,並沒有權威機構來監督和確保衛星以負責任的方式發射。 ”
V頻段挑戰
衛星通信系統傳統上側重於較低頻率的頻譜,如C頻段,但已越來越多地向較高頻段發展。 不過,利用諸如Ka頻段、Ku頻段以及現在的V頻段更為困難。 穆西表示:「這些頻段很難使用,但可以獲得更多頻寬和輸送量,使用V頻段的技術正變得越來越可行。 ”
不過穆西承認,商業模式”仍不確定”,市場焦點、潛在的寬頻速度以及更多的細節反映在”各種各樣不同太空互聯網提案中”。 就目前而言,V頻段「本質上是一種資產,你可以通過交易來獲得業務」。
奎爾蒂說,利用V頻段涉及到「物理學的底線問題」。 他稱:「你使用的頻段越高,就越容易受到天氣和其他降低信號強度問題的影響。 ”
這意味著,公司需要更好的天線、更強大的衛星和改進的處理演算法,以為消費者提供V頻段服務。 然而,公司已經逐漸克服了技術障礙,這增加了V頻段的潛在使用。
穆西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無線通信的整個歷史,無論是衛星還是地面,都是向更高頻段緩慢遷移的過程。 問題是:你什麼時候能把價格降到商業上可行的水準? ”
奎爾蒂也強調,缺乏強大的供應鏈是希望建造V頻段衛星和地面系統的公司面臨的另一個挑戰。 他說:「這個過程成本高昂,現在還處於早期階段,而且供應來源有限。 我認為,試圖自己製造這些部件的公司將遇到重大的工程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