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鯨魚的進食量和排泄量比以前認為的要多 對海洋生態系統有重大影響
根據一項新研究,大型鬚鯨的數量及其排泄量的減少,對海洋生態系統和全球氣候都有重大影響。 藍鯨、座頭鯨和露脊鯨等物種通過吞咽大量的水來獲取食物,這些水通過動物的鯨鬚–構成鯨魚口中巨大的過濾進食系統的結構。 這些海洋哺乳動物也是當今地球上最大的動物,使它們幾乎不可能在人工環境下進行研究。 因此,關於這些大型動物的一些基本生物學知識,比如它們到底吃多少,從來沒有被科學家嚴格研究過。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利用一系列現代技術,包括無人機、水下回聲探測設備和標籤(裝有攝像頭、麥克風和感測器),從三個大洋的七種須鯨身上收集數據,這些標籤被吸在鯨魚的背上。
研究小組發現,須鯨的食量比以前估計的要大得多–三倍。 這意味著大量過濾后的磷蝦最終進入了鯨魚的胃,這意味著進入海洋的鯨魚糞便比研究人員此前認為的還要多。
海洋生態學家和斯坦福大學博士後Matthew Savoca在一份聲明中說:”把這些大型鯨魚想像成移動的磷蝦加工廠。 每頭長鬚鯨或藍鯨都有一架商業客機那麼大。 因此,在20世紀上半葉,在捕鯨之前,還有100萬這種737大小的磷蝦加工廠在南大洋周圍移動,進食,排出糞便,提供肥料。 ”
Savoca是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他概述了這些發現。 科學家們還研究了大規模捕鯨的持久影響,捕鯨活動從50多年前開始大大減少。
“我們的結果發現,如果我們將鯨魚種群恢復到20世紀初捕鯨前的水準,我們將恢復海洋生態系統失去的大量功能,”研究的共同作者、來自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Nicholas Pyenson說。 “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看到這種好處,但這是迄今為止對大型鯨魚在我們星球上的巨大作用最清晰的解讀。”
具體來說,新的結果有助於解釋所謂的磷蝦悖論,即在它們最大的捕食者–須鯨–的數量下降之後,磷蝦的數量神秘地、反常地下降了。
Savoca補充說:”這種下降是說不通的,除非你考慮到鯨魚在充當移動的磷蝦加工廠。 ”
當鯨魚進食磷蝦時,它們從這些小動物身上吸收鐵,然後在排便時將其釋放出來,使其成為靠近海洋表面的浮遊植物的肥料–浮遊植物反過來又為磷蝦提供食物。
因此,更多的鯨魚意味著更多的浮遊植物,這意味著更多的磷蝦,這意味著更多的鯨魚和一個健康的海洋。 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浮遊植物也會吸走加速氣候變化的二氧化碳。 研究人員估計,將須鯨的數量恢復到1900年時的水準,可以消除2.15億噸的碳。
Pyenson說:「我們的結果表明,就規模而言,鯨魚對全球生產力和碳清除的貢獻可能與整個大陸的森林生態系統相當。 這個系統仍然存在,幫助鯨魚恢復可以恢復失去的生態系統功能,並提供一個自然的氣候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