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種草」真廣告? 78.2%受訪者曾被網路「種草」坑過
“雙11″購物節已經拉開序幕,一些人會關注博主們的”好物分享”。 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發現,自己被一些”種草”(指把一樣事物推薦給另一個人,讓他人喜歡該事物的過程——編者注)忽悠了。 你有被網路「種草」坑過的經歷嗎?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13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購物前,82.6%的受訪者會搜索相關”種草”推薦。 78.2%的受訪者有被網路”種草”坑過的經歷,61.7%的受訪者覺得護膚品、化妝品是網络”種草”容易踩雷的一類產品。 65.9%的受訪者建議規範廣告宣傳,對於軟性廣告應標註「廣告」字樣。
受訪者中,00后佔18.8%,90后佔56.1%,80后佔25.1%。
78.2%受訪者有被網路「種草」坑過的經歷
90后的張磊(化名)購物前,會搜索相關”種草”推薦,”綜合考慮使用者使用體驗,結合自身需求,選購產品”。
“買護膚品就會去搜一下相關推薦,再去知乎看看專業用戶的意見。 外出吃飯,會去大眾點評搜索附近推薦,看看評價。 “北京某高校大學生黃星(化名)說。
購物前,82.6%的受訪者會搜索相關”種草”推薦。
北京某高校學生張富堯表示,買數碼產品時他不會依賴別人的”種草”,”這些產品硬體都是公開透明的,產品優劣自己很容易判斷,確定好需求就可以有目標地購買,而且售後一般都有保障。 但對於一些服裝、化妝品、日用品等,還是會先看一看,因為沒有那麼多時間從品類繁多的商品中挑選,通過’種草’推薦可以快速高效地找到滿足需求的產品”。
調查中,78.2%的受訪者有被網路”種草”坑過的經歷,21.8%的受訪者沒有過。
黃星說,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有一些東西不太適合自己,也有一些是博主接了廣告做推廣,但產品品質不行。
調查顯示,61.7%的受訪者覺得護膚品、化妝品是網路”種草”容易踩雷的一類產品。 其他還有服裝、包、鞋(45.5%),旅遊景點、旅遊路線(44.3%),電子產品(31.5%),生活日用品(30.3%),美食(22.2%)和休息娛樂場所(17.7%)等。
張富堯覺得生活日用品比較特殊,不像衣物鞋子化妝品之類,可以去線下門店試,也不像數碼產品,硬體信息公開透明。 生活日用品都是用過之後才能體會到好不好用,比較容易踩雷。
張磊覺得網路「種草」容易踩雷的是旅遊景點、美食、休息娛樂場所。 對於這類消費,消費者在選擇時會更多考慮大家使用後的心得,商家為了吸引更多消費者,容易出現評價不實現象。
黃星覺得按「種草」筆記購買護膚化妝品容易踩雷,因為每個人體質不一樣,膚質也不一樣,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 還有一些美食排行榜裡的美食,一方面會有刷分的現象,另一方面很多時候不適合自己口味,吃完就”拔草”了。
53.9%受訪者會用「關鍵詞+避坑、踩雷」搜索的方式反向避坑
如今一些平臺上的”種草”筆記,有一套完整的產業鏈,寫文、點讚、評論等,並不真實客觀。 對此,21.5%的受訪者表示不相信”種草”的產品,47.9%的受訪者感覺不好說,會視情況而定,30.6%的受訪者表示還相信”種草”的產品。
黃星現在不怎麼相信「種草」筆記了,”我主要是看產品下面的評論,通過好評和差評的比例、圖片來判斷,多家對比,分析每個種草博主是怎麼描述同一件產品的,還有他過往的評論和推廣,是否有’黑歷史’,推薦過不合格的劣質產品,結合起來進行判斷”。
張磊說,有些”種草”筆記純粹是行銷,但即便是真心分享,體驗感也會因人而異,所以大家還是要有自己的判斷。
人們如何分辨一些博主們的虛假「種草」筆記? 調查中,53.9%的受訪者會用「關鍵詞+避坑、踩雷」搜索的方式反向避坑,50.3%的受訪者會重點關注評論區,時間接近、字數較多的評價大概率是廣告,48.8%的受訪者被博主種草前,會特地去查一下有沒有人討論過該博主的「黑歷史」,39.1%的受訪者會通過不同的博主進行比較,31.2%的受訪者認為很多博主在同一時間安利同款產品, 肯定就是廣告了。 也有5.7%的受訪者不太會分辨。
張富堯說,刷的好評一般都會規定發幾張照片,評論多少字以上,追評也有一定的要求。 有些刷出來的好評還是很容易看出來的,比如有些好評圖連背景都沒換。 而那些故意刷的差評就更好區分了,真正能讓買家給差評的情況,買家都會發出圖片或者跟客服聊天的截圖,沒有證據還”雞蛋裡挑骨頭”明顯就是惡意行為。 還有些主播,直接發商家提供的宣傳稿,就會出現很多雷同的宣傳文本,也是可以一眼看出的。
張磊平時會通過搜索不同的博主進行比較,重點關注評論區,時間接近、字數較多的評價大概率是廣告。 很多博主在同一時間推薦同款產品,肯定就是廣告了。 他還會點擊博主主頁,查看博主資訊,瞭解博主的日常動態。 “現在社交媒體上廣告鋪天蓋地投放,’種草’也變得陷阱重重。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擦亮眼睛,掌握一定的辨別技能”。
張富堯覺得”種草”筆記作為商家推廣產品的一種行銷手段,需要符合廣告法的規定,要名副其實。 對於那些利誘買家下單的商家或主播,網購平臺應該加強監管,嚴厲打擊。 “種草”的博主或主播也要有自己的職業操守,要根據真實消費體驗向消費者”種草”或者説明大家避坑。
對於「假種草、真廣告」的現象,65.9%的受訪者建議規範廣告宣傳,對於軟性廣告應標註「廣告」字樣,63.9%的受訪者建議進一步出臺針對性的監管意見,有效監管,53.1%的受訪者建議鼓勵平台競爭,避免一家獨大,41.0%的受訪者建議暢通投訴管道,鼓勵消費者維權。
“作為消費者,我們要提高自身素質,一方面實事求是地給出正確的評論,另一方面也要擦亮眼睛,別被刷出來的虛假好評及行銷手段蒙騙,損害到自身利益。” 張富堯說,買相同類型的產品時記得貨比三家,一分價錢一分貨,不要貪便宜。 另外選擇一些正規的管道,看直播盡量選擇口碑較好的主播。 買之前可以去實體店體驗一下,再入手也不遲。
黃星希望各個平台進一步加強監管,嚴重違規的封禁帳號。 此外,要注重提高客服品質,鼓勵消費者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