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可能發現1.25億年前的恐龍DNA
日前,1.25億年前尾羽龍股骨化石中保存的細胞核和核染色質碎片引發了科學界的置疑。 此前最古老的DNA序列源自100萬年前的猛獁,DNA是一種相對脆弱的分子結構,很難在遠古歷史中完整保存下來,而恐龍在6500萬年前就滅絕消失,所以對這些遠古生物進行DNA測序的構想很難實現,僅在科幻小說中有所提及。
我國科研團隊在恐龍化石中發現疑似DNA
尾羽龍所在的熱河生物群生態系統復原圖,卧倒的是尾羽龍。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IVPP)的古生物學家在山東天宇自然博物館一具1.25億年前尾羽龍股骨上提取樣本並脫鈣,該恐龍化石源自白堊紀早期熱河生物群(位於現今中國遼寧地區)。
尾羽龍腿骨軟骨細胞的顯微照片。 其中一個細胞中還有經過染色而顯示出的細胞核,以及暗色的細絲狀染色質。
提取的尾羽龍股骨細胞中保存了細胞核和核染色質片段,科學家通過對提取細胞進行蘇木精染色,推測該樣本可能保存著恐龍DNA,蘇木精是一種能與細胞核結合的化學物質。 同地,研究小組還將該染色樣本與雞軟骨組織樣本進行了比較,發現尾羽龍染色細胞與雞軟骨組織中的可見細胞核和核染色質相似,研究報告合著作者、IVPP研究所的李志恆表示,熱河生物群的化石保存得非常好,因為細粒火山灰掩埋了恐龍屍體,保存狀況達到細胞等級,同時,與其他組織類型相比,核細胞成分在軟骨化石組織中能有效保存下來。
然而,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埃文·賽塔稱,尾羽龍股骨化石上的微生物極有可能被誤認為是恐龍自身的基因物質。 瑞典古生物遺傳學中心的古生物遺傳學家羅維·達倫是提取100萬年前猛獁DNA的研究小組成員之一,他表示,DNA在恐龍身體持久存在的觀點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從大量實證研究和理論模型中得知,即使在完全冰凍的條件下,DNA分子也不會超過300萬年持續存在。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生物化學家塞爾吉奧·貝爾塔未參與這項最新研究,他指出,目前還需要更多的考古分析來支援該研究結論,具體而言,我們需要使用其他化學或者生化技術,例如:質譜或者其他任何方法,以確認尾羽龍股骨細胞核和核染色質碎片的真實性。
同時,研究小組還承認,為了準確識別尾羽龍股骨中的生物分子,還需要進行大量必要性的研究工作。 中國科學院古生物學家和該研究報告合著作者阿利達·巴伊勒在接受《化學世界》雜誌記者採訪時稱,這些恐龍細胞核像真實細胞一樣,但這是否意味著它們裡面有DNA? 我們無法驗證,這項研究是一個很好的開端,雖然不夠精確,不足以表明是否存在某些化合物,但是該研究獲得了令人興奮的數據,我們開始瞭解到非常古老生物化石的細胞生物化學,下步我們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