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擊敗贛鋒鋰業 約19億元人民幣收購一加拿大鋰礦商
加拿大鋰礦企業Millennial Lithium Corp.表示,中國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下稱寧德時代)已同意以3.77億加元(約合人民幣19.2億元)的價格收購該公司。
澎湃新聞從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獲悉,寧德時代已與Millennial Lithium Corp.簽訂合約,以3.77億加元收購該公司100% 股權。 同時寧德時代表示,Millennial在阿根廷擁有兩處世界級鋰鹽湖專案。 此次收購是公司供應鏈佈局的重要舉措,將進一步保障寧德時代長期穩定的鋰原材料供應。
贛鋒鋰業9月29日晚間公告稱,因Millennial收到要約競爭對手的”更優報價”,且贛鋒國際未在約定期限內選擇上調要約價格,Millennial已單方終止與贛鋒國際的要約收購合作協定,並向贛鋒國際支付了1000萬美元的合作終止費。
Millennial Lithium位於阿根廷的鋰鹽湖
據Millennial Lithium官網顯示,該公司主要專注於鋰鹽水專案Pastos Grandes的開發,該專案位於阿根廷鋰三角區的薩爾塔省。 該區域的鋰生產商包括 SQM、Albemarle、Livent Corp.和Orocobre。
Millennial最近完成了其 Pastos Grandes 專案的可行性研究 (FS),該專案產生了 179000 噸碳酸鋰當量的探明儲量和 764000 噸碳酸鋰當量的可能儲量。 碳酸鋰當量(Lithium Carbonate Equivalent,縮寫為LCE)指固/液鋰礦中能夠實際生產的碳酸鋰摺合量。
該研究的經濟分析為 24000 噸 /年的電池級 LCE 運營帶來了強勁的經濟效益,資本支出為4.42億美元,運營支出為每噸LCE3388美元,凈現值為10.30億美元,內部收益率為 24.2%。 該專案正在進行中試工廠和中試池試驗。
Millennial Lithium官網資料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的背景下,Millennial豐富的鋰資源儲備吸引了寧德時代和贛鋒鋰業有限公司(002460,下稱贛鋒鋰業)兩家中國鋰電巨頭的目光。
今年7月,贛鋒鋰業宣布計劃以3.53億加元(約合人民幣18.02億元)收購加拿大礦企Millennial。 然而,Millennial的鋰資源還吸引了寧德時代和洛陽鉬業集團的目光,洛陽鉬業可能會考慮與寧德時代聯合競購。 9月15日,寧德時代斥資3.77億加元(約合人民幣19.24億元)參與Millennial的競購,報價高出贛鋒鋰業此前擬要約收購報價的7%左右。
最終,寧德時代將這兩處世界級鋰鹽湖資源收入麾下,並同意補償Millennial向贛鋒鋰業支付的1000萬美元違約金。 根據協議,贛鋒鋰業可以在9月27日前提出更高的報價,但贛鋒鋰業似乎無意繼續追加這場競購的籌碼。
據外媒9月29日報導,市場研究機構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寧德時代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份額超過30%。
為什麼鋰資源成了當下炙手可熱的投資焦點?
鋰作為排在元素週期表第一位的金屬元素,也是世界上最輕的金屬。 在同等體積和重量的條件下,鋰能存儲和運輸更多的能量,因此成為了包括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等動力電池的核心金屬元素,而動力電池又是電動汽車的關鍵元件。
根據SQM的預測數據,電動汽車的鋰資源佔比從2019年的46%提高2020年到54%。
在整個新能源產業中,鋰的地位可謂是核心中的核心,因此鋰價不斷走高,被稱為”白色石油”,以此類比石油之於燃油車的重要性。
USGS的最新數據顯示,玻利維亞、阿根廷、智利是全球鋰資源儲量最豐富的三個國家,合計佔全球鋰資源儲量的58%,獲得了南美”鋰三角”的稱號。 相比之下,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國,生產了全球70%的鋰電池,鋰資源儲量卻僅佔6%。
國內的鋰資源不僅儲量不足,且資源品質和開採難度也並不樂觀。 鋰礦主要分為固體礦石鋰礦和鹽湖鹵水鋰礦兩種,國內鋰礦主要以鹽湖鹵水鋰礦為主,約佔總儲量的80%以上,主要分佈在川西、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區。 首先,基礎設施的落後和徵地的困難就給開採帶來了先決性的困難。
其次,國內主要鹽湖的初始鋰濃度大都在0.05%以內,最低的甚至只有0.003%。 相比之下,智利Atacama鹽湖的初始鋰濃度可達到0.157%,是國內鹽湖的幾倍到幾十倍。
最後,從鹽湖鹵水中提取高純鋰產品的關鍵步驟是將鋰與其它共存的離子分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鎂離子。 國內鹽湖的鎂鋰比極高,導致提鋰的難度指數直線上升。
根據平安證券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鋰資源對外依賴度高達74%。 而中泰證券研究所最近的分析顯示,今年全球碳酸鋰的供給約增長27%,但是新能源汽車帶來的需求增幅就高達40%。
按照眼下的發展趨勢,未來這一供需缺口還將進一步擴大。 國內鋰資源儲量和生產力的不足,無法支撐日益增長的新能源市場需求,海外鋰礦的投資佈局成了國內鋰電企業保障供應鏈穩定的必要舉措,鋰資源爭奪戰的號角已經吹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