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晚白堊世物種的大規模滅絕並非由極端火山活動引起
據外媒報導,發表在《Geology》上的一項研究排除了極端火山事件對白堊紀後期物種大規模滅絕的任何影響。 研究結果證實了這樣的假設:是巨大的隕石撞擊造成了巨大的生物危機並最終導致了6600萬年前非鳥類恐龍系和其他海洋和陸地生物的滅絕。
這項研究是由巴塞羅那大學地球科學系的研究員Sietske Batenburg和阿拉貢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的專家Vicente Gilabert、Ignacio Arenillas和José Antonio Arz聯合進行的。
K/Pg邊界:蘇瑪伊阿海岸的白堊紀大滅絕
這項研究的場景是蘇瑪伊阿懸崖(巴斯克地區),它有一個特殊的地層部分,揭示了地球在1.15-5億年前(Ma)時期的地質歷史。 在這個環境中,研究小組分析了在66.4至65.4Ma之間沉積的富含微化石的沉積物和岩石,這個時間區間包括已知的白堊紀/古近紀邊界(K/Pg)。 K/Pg邊界的時間為66Ma,它劃分了中生代和新生代並跟地球上五次大滅絕中的一次相吻合。
這項研究分析了以K/Pg邊界為標誌的大規模滅絕前後發生的氣候變化以及它跟這個大型生物危機的潛在關係。 研究人員首次研究了這種氣候變化是否在時間尺度上與它的潛在原因相吻合:德干大型火山(印度)–地球地質史上最猛烈的火山事件之一–以及地球的軌道變化。
“蘇瑪伊阿露頭的特殊性在於,那裡積累了兩種類型的沉積物–有些富含粘土,有些富含碳酸鹽–我們現在可以確定為地層或泥灰岩和石灰岩,它們相互交替形成節奏,”來自UB地球和海洋動力學系的研究人員Sietske Batenburg指出,”沉積的這種強烈節奏性跟地軸在自轉運動中的方向和傾斜度及圍繞太陽的平移運動的週期性變化有關。 ”
這些天文配置–已知的米蘭科維奇週期,每40.5萬年、10萬年、4.1萬年和2.1萬年重複一次–調節它們接受的太陽輻射量、調節我們星球的全球溫度並調節到達海洋的沉積物的類型。 多虧了在蘇瑪伊阿積物中發現的這些週期性,我們已經能夠確定發生在最後一批恐龍生活周圍的氣候事件的最精確的年代,”來自UZ地球科學系的博士生Vicente Gilabert說道。 他將在今年年底前提交他的論文辯護。
浮遊有孔蟲:揭示過去的氣候
將岩石上的碳-13同位素分析跟浮遊有孔蟲–被用作高精度生物地層指標的微化石–的研究相結合使得重建蘇瑪伊阿沉積物中的古氣候和年代學成為可能。 蘇瑪伊阿90%以上的白堊紀浮遊有孔蟲物種在66Ma前滅絕,這跟碳迴圈的大中斷和源自撞擊Chicxulub的小行星(墨西哥)的撞擊玻璃球的積累相一致。
此外,該研究的結論揭示了存在三個強烈的氣候變暖事件–被稱為高熱事件–跟Chicxulub撞擊沒有關係。 第一個,被稱為LMWE,在K/Pg邊界之前,已被測定為66.25至66.10 Ma之間。 另外兩個事件,發生在大滅絕之後,被稱為Dan-C2(65.8至65.7Ma之間)和LC29n(65.48至65.41Ma之間)。
在過去的十年時間中,關於上述超熱事件是否是由德乾火山活動增加引起的一直存在著激烈的辯論。 “我們的結果表明,所有這些事件都是跟被稱為偏心率最大值的地球極端軌道配置同步的。 只有LMWE產生了估計為2-5°C的全球變暖,似乎在時間上跟德幹火山爆發事件有關,這表明它是由火山活動和最近的白堊紀偏心率最大值的影響共同造成的”,專家們補充道。
地球圍繞太陽的軌道變化
發生在白堊紀晚期和古近代早期的全球氣候變化–在K/Pg邊界之前25萬年和之後20萬年之間–是由於地球繞太陽軌道的偏心率最大值造成的。
然而影響K/Pg邊界前後氣候變化的軌道偏心跟白堊紀後期物種大滅絕無關。 由偏心率最大值引起並由德幹火山作用增強的氣候變化在幾十萬年的範圍內逐漸發生。
研究小組指出:「這些數據將證實,物種滅絕是由地球系統完全外部的東西造成的:一顆小行星的撞擊發生在這個白堊紀晚期氣候變化(LMWE)的10萬年之後。 此外,K/Pg邊界之前的最後10萬年的特點是環境高度穩定、沒有明顯的擾動,而物種的大規模滅絕在地質時間尺度上是瞬間發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