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中間宿主可能是啮齒類動物
眾多研究表明,新冠病毒(SARS-CoV-2)的自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但其中間宿主存在著多種可能,例如蛇、穿山甲、水貂甚至貓,但至今尚未確定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到底是誰。
近日,由鍾南山院士牽頭、專職於過敏反應與免疫研究的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陶愛林教授組織的研究團隊在Healthcare雜誌發表了題為《SARS-CoV-2: Origin, Intermediate Host and Allergenicity Features and Hypotheses》的論文。
該研究試圖破解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來源和過敏原性,以及這種病毒是如何出現的,它將如何及何時消失。 結果顯示,啮齒動物可能是SARS-CoV和SARS-CoV-2向人傳播的中間宿主。
為了確定人SARS-CoV-2的中間宿主,研究者以人SARS-CoV-2刺突糖蛋白的滑動肽為掃描窗,對整個生物資料庫進行了掃描和比對。 結果表明,有17個鼠源性多肽片段與人SARS-CoV-2刺激性糖蛋白完全匹配。 研究者進一步在NCBI BLAST參考蛋白文庫和非冗餘蛋白序列文庫中驗證了這些片段,結果顯示有7個片段是大鼠特異性多肽,只存在於小鼠資料庫(Mus或Rattus)而不存在於其他哺乳動物資料庫。 通過對蛋白質文庫的整體蛋白質組學掃描,發現特徵片段HAIHVSGT在褐家鼠和小鼠中特異存在。 因此,啮齒動物可能是SARS-CoV和SARS-CoV-2向人傳播的中間宿主。
這是當前關於新冠病毒中間宿主的一個全新發現,這個研究開展了一個關於”病毒感染種群的自限性假說”。
陶愛林團隊認為,當一個新的冠狀病毒突變后,某一類或幾類特定MHC基因型的個體成為易感個體,當易感個體消亡或者獲得免疫自愈后,那些占絕大多數無癥狀個體和感染后的痊癒個體依然帶著該突變病毒,這種新病毒就在種群內部流傳而不引起疾病流行;當條件合適時,病毒累積的突變達到一定程度,會使得另一類MHC基因型的個體染病,從而進入下一個流行季, 如此開始群體內新的迴圈。 當病毒獲得了跨種間傳播的突變,則在新種內一樣開始演變為染病-流行-無癥狀攜帶的逐步平衡。 此規律在包括人在內的哺乳動物和其他動物中莫不如此。 當病毒獲得了跨種間傳播的突變且累積到與全部MHC位點發生強結合時,即成為超級病毒,這種超級病毒對該種群存在滅絕的威力,但該超級病毒也會隨著該種群的滅絕而消失。
在經過20個月研究后,陶愛林團隊最終證實了這個假說。
該研究通過對新型病毒的刺突蛋白的滑動序列片段進行全面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證實蝙蝠是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天然宿主,再通過啮齒動物傳遞給人類。 同時,通過過敏原性對比分析發現,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和2002-2003年在廣東爆發的SARS病毒即SARS-CoV表現出相似的致敏性,但二者之間具有不同的HLA等位基因-多肽結合力,提示兩種病毒特定感染的人群不同,癥狀相似但不同。 通過對與多肽具有高結合力的HLA I類5個位點和II類9個位點在人群中的比例,得到:在沒有任何干預的情況下,約7.36%的中國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癥狀明顯,而92%的人即使感染卻不顯示癥狀或癥狀不明顯。 不同國家的不同基因型分佈頻率不同,感染率和重症率也有所差異,感染新冠后如未經干預,約4.68%的美國人將顯示嚴重癥狀,而感染不顯示癥狀的人群約為95%——這類無癥狀的個體是病毒得以長期存在並傳播的客觀條件,而且,由於這類個體即使感染了病毒也不會啟動後續的炎症反應,沒有明顯癥狀,因此,其接種效應不明顯, 但疫苗接種后往往容易會將這部分人群統計算入疫苗接種成功的人群。
研究者結合該實驗室在2011~2012年對SARS病毒抗體的群體調查數據,認為:冠狀病毒在人群中存在,在全體人群成功免疫之前,不會在人群中消失。 如果該研究的結論正確,老鼠作為中間宿主成為事實,貓、老鼠等與人類密切接觸動物攜帶冠狀病毒與並進行傳播,那麼,冠狀病毒在人群中將難以滅絕。
研究者建議,採用過敏原性弱化了的弱病毒進行提前免疫方能抵禦強病毒,天花與牛痘的實例就是這一措施的重要實證。 全基因組抗原均進行了過敏原性弱化后的疫苗將是安全的、有效的疫苗,這將是未來新冠疫苗的新目標。 其次,建議聯合監測特殊氣象因素的變化和病毒變異,並早期接種低過敏原性病毒,將是對抗該病毒的理想預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