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為何靈長類動物母親有時會將死去的幼崽帶在身邊數月之久
根據倫敦大學學院領導的一項新研究,一些靈長類動物可能會通過攜帶幼崽的屍體來表達對其死亡的悲痛,有時甚至是幾個月,這對我們瞭解非人類動物如何體驗情感有影響。 該研究於9月15日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輯》上,他們彙編了126份關於靈長類動物行為的出版物中報告的軼事數據。
在此類最大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對靈長類動物母親的一種被稱為”攜帶幼崽屍體”的行為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廣泛和最嚴格的定量分析,研究了50個物種中的409個案例。
雖然科學家們對靈長類動物是否意識到死亡存在爭議,但這項新研究表明,靈長類動物母親可能擁有一種意識–或者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瞭解到死亡。
研究的共同作者阿萊西亞-卡特博士(UCL人類學)說:”我們的研究表明,靈長類動物可能能夠以與人類類似的方式瞭解死亡:可能需要經歷才能理解死亡導致的長期’功能停止’,這是人類的死亡概念之一。 我們不知道,也許永遠也不會知道的是,靈長類動物是否能理解死亡是普遍的,所有動物–包括它們自己–都會死亡。 ”
“我們的研究對我們所知道的關於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之間如何處理悲傷的問題也有影響。 眾所周知,經歷過產下死嬰並能夠抱著嬰兒的人類母親不太可能出現嚴重的抑鬱症,因為她們有機會表達她們的感情。 一些靈長類動物的母親可能也需要同樣的時間來處理它們的『喪子之痛』,這表明母性紐帶對靈長類動物以及更普遍的哺乳動物是多麼強大和重要。 ”
總的來說,研究中80%的物種被發現有攜帶幼崽屍體的行為。 儘管廣泛分佈於靈長類動物中,但這種行為被發現最常發生在類人猿和舊世界猴中,它們在死後抱著幼崽的時間也最長。
研究小組發現,靈長類動物的種類是決定是否攜帶幼崽屍體的一個重要因素;分化很久的靈長類動物,如狐猴,死後不會攜帶幼崽屍體,但仍被發現通過其他行為表達悲傷,如回到屍體旁或發出”母嬰接觸的呼叫”。
研究人員發現,幼崽死亡時母親的年齡和幼崽的死亡方式都會影響到攜帶幼崽屍體的可能性。 研究人員發現,年輕的母親更有可能在幼崽死後攜帶其屍體;與非創傷性事件(如疾病)造成的死亡相比,在創傷性死亡(如殺死幼崽和事故)后,母親不太可能導致攜帶屍體。
該研究還顯示,在那些攜帶死亡幼崽的物種中,攜帶屍體的時間長短取決於母嬰關係的強度,由幼崽死亡時的年齡表明;當幼崽在較小的年齡死亡時,攜帶的時間更長,當它們達到大約一半的斷奶年齡時,攜帶的時間急劇下降。
研究的共同作者Elisa Fernández Fueyo(UCL人類學)說:”我們的研究表明,那些在死亡時與幼崽有更強烈聯繫的母親攜帶屍體的時間更長,情感可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我們的研究也表明,通過對死亡和外部線索的體驗,靈長類動物的母親可能會獲得更好的死亡意識,因此『決定』不攜帶它們死去的幼崽,即使它們可能仍然經歷與死亡有關的情緒。 ”
“我們發現,紐帶,特別是母嬰紐帶,可能會推動靈長類動物對死亡的反應。 由於我們共同的進化史,人類的社會紐帶在許多方面與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紐帶相似。 因此,人類的做法和悲痛很可能起源於社會紐帶。 我們今天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身上看到的悼念行為可能在早期人類物種中也存在–而且它們可能在人類進化過程中轉變為不同的儀式和做法。
“然而,我們需要更多的數據,以使我們能夠進一步發展我們對此的理解,以及與死亡有關的靈長類動物行為在多大程度上不僅可以用紐帶來解釋,還可以用相關的情緒來解釋,從而類似於人類的悲傷。”
研究作者承認,他們的研究可能有一些局限性,因為沒有系統地記錄動物的行為。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推出了ThanatoBase網站,該網站邀請研究人員為非人靈長類動物死亡的”活資料庫”貢獻自己的觀察結果–旨在説明解決有關動物認知和情感進化的基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