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月球遭受的史前撞擊比以前認為的要多得多
據外媒CNET報導,在沒有任何大氣層保護的情況下,月球在過去的歲月中遭受了小行星和其他天體的多次撞擊,其表面上的許多隕石坑就是證明。 但是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一些原始的撞擊可能是塑造月球一些較大地貌特徵的原因。
科廷大學教授和首席研究員Katarina Miljkovic在一份聲明中解釋說:”這些大型撞擊坑,通常被稱為撞擊盆地,在40多億年前的月球岩漿”海洋”凝固過程中形成,與地質歷史上後來形成的撞擊坑相比,應該產生不同的外觀。 ”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Miljkovic說,這可以解釋像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這樣的盆地的起源,與後來形成的撞擊坑相比,這些盆地的起源更不明確且呈環形。
Miljkovic說:”一個非常年輕的月球已經形成了一個全球岩漿海洋,經過數百萬年的冷卻,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月球。 因此,當小行星和其他天體撞擊較軟的表面時,它不會留下如此嚴重的印記,這意味著幾乎沒有地質或地球物理證據表明發生了撞擊。 ”
隨著月球的老化和冷卻,它的表面變硬,被轟擊留下的印記將形成我們今天更容易看出來的更明顯的隕石坑。
Miljkovic說,這項研究有助於填補我們理解上的一些空白,而且不僅僅是對月球歷史的理解。 “這一發現將有助於未來的研究瞭解早期地球可能經歷的撞擊,以及它將如何影響我們星球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