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越來越費勁? 揭秘減肥減不動的背後原因
俗話說,春天不減肥,夏天徒傷悲。 這馬上都秋天了,奇點糕肚子上的肉肉還是沒見少。 “管住嘴,邁開腿”,一直是奇點糕奉行的金科玉律。 不過,不知道是否有小夥伴們有過類似的感受,雖然刻意增加了運動量,但減肥效果似乎並沒有那麼理想。 奇點糕每每向親友”哭訴”,總被質疑是不是運動時摸魚了(簡直一派胡言)。 好在,力證奇點糕清白的科研論文出現了。 近期,來自全球十余個國家的近百名學者在Current Biology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基於1754個正常生活成人的能量消耗數據,他們發現,人體通過降低基礎能量消耗,平均可以補償28%的能量消耗。
換言之,我們辛辛苦苦運動半天消耗的能量,只有72%轉化為了當天燃燒的卡路里,當真有一種”事倍功半”的效果呢~
自上個世界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地的肥胖流行率開始悄然上升。 據統計,全球約有30億人超重或患有肥胖症。
肥胖除了對顏值產生一定影響,更重要的是危害身體健康。 如引起血脂異常、2型糖尿病、高血壓等,甚至增加罹患腫瘤的風險[2]。
近年來,各種減肥瘦身手段層出不窮。 除了節食、生酮飲食、藥物等,最近還有一條”小腿肌肉阻斷術”的微博話題衝上熱搜,簡直把奇點糕嚇壞了。 大家在追求變瘦變美的過程中還是要注意保重身體啊~
其實減肥這件事說到底,還是要有能量缺口才行,即能量攝入要低於能量消耗。 那麼研究好人體耗能模型就非常關鍵了。
不論是野生動物還是現代社會的人類,其實能量消耗都是符合一個基本規律,即總能量消耗(TEE)=基礎能量消耗(BEE)+活動能量消耗(AEE)+食物熱效應(TEF)。
對於成年非生育人類,總能量消耗主要來自AEE(約30%)和BEE(約60%)。
根據AEE和BEE的關係,共有3種能量模型假說[3-4]。 (1)若AEE 與BEE彼此獨立,則TEE隨BEE的增加而增加,且斜率b=1;(2)若AEE與BEE呈正相關,則TEE與BEE的斜率b>1; (3)若AEE與BEE呈負相關,則b<1。
對於成年非生育人類,AEE主要是體力活動,而BEE包括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腎臟、大腦、肝臟、骨骼肌、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的能量消耗
究竟哪種能量消耗模型適用於現代社會下的人類呢? 探究這個模型,或許可以為控制體重的策略提供關鍵的生理學資訊。
研究者從國際原子能機構的DLW資料庫中提取了1754名成年人的基礎能量消耗(BEE)和總能量消耗(TEE)的配對測量值。
在控制年齡、性別和身體組成(即無脂肪品質FFM,脂肪品質FM)后,將TEE作為BEE的函數,多元回歸顯示二者呈正相關,斜率為b±SE = 0.723±0.049, 95%置信區間(CI: 0.626;0.820)。
二者的正相關性並不令人驚訝,畢竟BEE在TEE中佔比最高。 但b<1,就意味著<b10>。
果然,將AEE作為BEE的函數,多元回歸顯示二者果然呈負相關且極具顯著性,斜率為b±SE =-0.349±0.044 (t=7.86, p<0.0001),95% CI (CI: -0.436;-0.262)。
TEE與BEE呈正相關,但b<1,原因就在於AEE隨BEE的增加而下降~
為什麼人體會發生這種能量補償呢?
或許可以從進化的角度來解釋。 顯然,能量補償對我們的祖先非常有利,它使得食物能量需求最小化,從而減少了人類外出覓食所需的時間,也因此降低了被捕食或被傷害的風險。
然而,在物質較為豐富(也不大需要節衣縮食)的今天,能量補償對如今的我們並不友好。 因為這種機制的存在,大大影響了我們通過運動來減肥的效率。
研究者緊接著又提出了一個問題:能量補償的個體差異性如何呢? 比如會不會受到BMI(即肥胖程度)的影響呢?
當控制了年齡、性別、無脂肪品質后,能量補償隨人體脂肪品質的增加而增加。 從BMI分佈來看,處於第90百分位的人群在能量補償方面,遠遠高於第10百分位的人群。
這麼說來,脂肪水準較高的人能量補償更強,也更容易繼續肥胖(好心塞~)
有兩種可能,一是這部分人群在變胖的道路上,補償效應逐步增強。 如果是這個原因,那也就意味著,通過鍛煉來逃避高脂肪的策略會變得越來越無效。
很顯然,10th的線型最陡峭(能量補償較弱),90th的線型最平緩(能量補償較強)~
二是這部分人群本身就是更強的能量補償者,同樣運動量,但他們的基礎能量消耗(BEE)降低的比其他人多,總能量消耗(TEE)也就低於他人。
如果能量補償有潛在的遺傳基礎,那麼在未來,最好能夠對每個個體進行篩查(強補償者or弱補償者),以確定運動是不是一種有價值的減肥干預措施。
本研究的主要作者,來自羅漢普頓大學的Halsey教授說到:”在世界各地,各項指南通常建議減肥人士通過鍛煉和節食引起500-600卡路里的熱量缺口。 然而,他們並沒有考慮到隨之而來的人體基本能量消耗減少,因為身體補償了運動燃燒的卡路里。 ”
來自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Speakman教授補充說:”使用DLW資料庫數據的分析表明,每個人的能量消耗模式上是不一樣的。 肥胖的人可能特別容易囤積脂肪,這也讓減肥變得愈加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