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耐心、衝動、沒條理…… 我們對這個群體誤會太久
ADHD, 全稱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症。 由於人們對多動症的認識不充分,從而難以被非專業人士識別並重視,加上診斷資源和方法存在不足等原因,導致多動症在中國嚴重被低估。
圖片來自於 Flicker
2017年,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生學院發表了一篇綜合元分析文章,分析了 67 個多動症相關研究,覆蓋大約 27 萬名被試。 分析結果顯示,中國大約有2300 萬的兒童和青少年罹患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然而,在這約 2300 萬的兒童和青少年中,去醫院就診的人數僅有 200 萬,就診率不足 10%!
不僅如此,很多人對多動症存在誤解,會給患者貼上一些負面標籤,比如沒耐心、不聽話、懶惰、意志薄弱、沒條理……
只有正確認識多動症,才能更好地治療它。
Part.1
讓人誤解的名字,正是因為對它不瞭解
其實,多動不等於多動症。 多動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多發於兒童時期,是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衝動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綜合征。
也就是說 ,ADHD 不僅限於”多動”,其核心癥狀有注意缺陷、多動和衝動三個方面。 並且,研究發現,僅存在注意缺陷而無多動/衝動的兒童比例是最高的,佔一半左右。 這些兒童往往容易被認為是「懶惰或缺乏意志力」 而很少家長能意識到這是孩子存在注意缺陷的表現。
那麼,明明 ADHD 不僅僅是多動,為什麼還要用「多動症」這種容易讓人誤解的俗稱?
這和科學界對 ADHD 的認識過程有關。 ADHD,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這一名稱經歷了好幾代醫生和心理學家的努力才最終確定下來,成為學術界通用的術語。
ADHD 被首次描述並記錄在案是在 1798 年,一名蘇格蘭醫生 Sir Alexander Crichton 在他的著作《注意及其疾病》描述了有些兒童在注意功能方面存在異常,無法對一件事情持續保持必要程度的專注。
Crichton 所描述的癥狀正是類似於《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 5 版對 ADHD 中注意缺陷的臨床診斷標準。
1844 年,德國兒童醫生 Heinrich Hoffmann 撰寫了一系列故事書,其中一本名為《煩躁的菲爾》,描繪了一個家庭衝突場景。 兒子菲爾總是煩躁不安,沒法安靜下來,甚至爬到高處弄翻了餐桌。 父親不斷用言語安撫他:「看看菲爾能不能做個乖孩子,能不能安靜地坐下來一次。 “然而菲爾根本不聽父親的任何安撫,依然煩躁不安。 這一系列的故事書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並翻印了 400 多個版本,暢銷於多個國家。 但當時的人們都沒意識到這是對兒童 ADHD 多動癥狀的描述。
1932年,研究者 Kramer 和 Pollnow 首次提出了”幼兒過動症”,將其定義為主要癥狀為運動過度的一系列行為疾病,這也奠定了 ADHD 當前的核心概念。
1968 年,《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 2 版終於將 ADHD 相關的行為障礙統一叫做“兒童多動反應”。 至此,以多動癥狀為核心的”多動症”俗稱基本建立。
但後續對 ADHD 的研究發現,它並不是這麼簡單,多動只是 ADHD 的癥狀之一。
1970 年以後,一些學者開始注意到,持續注意和衝動控制這兩方面的缺陷是比多動更為核心的癥狀。 因此,在 1980 年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 3 版將其改名為”注意缺陷障礙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ADD): 伴有或不伴有多動症”。
1987年,又因為伴有和不伴有多動症的注意缺陷障礙在臨床表現上差別很大,於是科學界將它的名稱改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而將不伴有多動症的注意缺陷障礙劃分為”未分化的 ADD”。
終於,在 1994 年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 4 版中將其確定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並劃分為三種亞型:注意缺陷型、多動-衝動型和混合型,這一定義和劃分一直沿用到最新的 DSM-5, 並且與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國際疾病分類》第 10 版 (ICD-10) 中的定義幾乎保持一致。
儘管如此,”多動症”這一俗稱仍然沒有被人們所拋棄,而是成為 ADHD 的代名詞流傳在大眾視野中。
Part.2
什麼原因會導致孩子患上ADHD?
什麼原因會導致孩子患上ADHD?
研究發現,並沒有因素會直接導致ADHD, 但卻有很多危險因素會增加兒童患上ADHD的風險:
(1) 家族遺傳史或母孕期因素。 ADHD 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如果父母患有 ADHD, 那麼其孩子後天患上 ADHD 的風險也會更高。 也有一些研究表明,經歷過孕期或分娩併發症的母親,也會增加孩子患 AHHD 的風險。
(2)父母的人格特點。 研究發現,早期父母的消極、挑剔和嚴厲的管教模式以及婚姻不和諧的家庭,都會增加孩子形成ADHD的風險。 可以說父母的管教模式就像硬幣的正反面,正面積極的教育能夠讓孩子健康成長,而負面消極的教育則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3)學齡前孩子的性格特點。 在學齡前 2-5 歲期間,伴有高度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緒障礙(如經常易怒、發脾氣或沮喪等)以及過度活動、性情消極、適應能力差等表現的孩子,到了兒童時期都有較大的可能性患上 ADHD。
根據《中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防治指南》,ADHD 多發於兒童時期,其癥狀基本上在學前就已經出現,但到了 9 歲左右尤為突出。
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的這些癥狀隨著年齡增長會消失,但其實有 50% 左右的孩子,其 ADHD 癥狀會伴隨到成年期。
Part.3
被確診為 ADHD, 怎麼辦?
對兒童 ADHD 的儘早干預和治療,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孩子的行為表現。 除了醫生給出的藥物治療手段以外,也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的非藥物干預治療方法。
例如近年來較為推崇的認知行為治療 (CBT), 由於 ADHD 兒童往往存在情緒調控、衝動、執行功能缺陷以及生活社交技能損害等 ,CBT 會針對孩子的具體癥狀,設計綜合的結構化治療方案,包括做學習計劃和時間管理、學習情緒表達和情緒管理練習、利用獎懲和放鬆等行為技術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等。
同時家長培訓也是 ADHD 兒童治療中非常重要的方法,讓家長掌握 ADHD 的科學知識,瞭解 ADHD 的具體表現及常見問題,教會家長如何在家庭環境中運用行為矯治的原則和技巧來改善 ADHD 兒童的行為表現等。
需要強調的是,就算患上ADHD, 也並不意味著孩子的一生就此毀掉。
著名樂隊 Maroon 5 的主唱 Adam Levine 在社交媒體上主動曝光他曾在青少年時候被診斷出患有 ADHD, 從小就無法靜坐或完成功課,幸好父母耐心地指導,才讓他健康成長 。 Adam 成名后也致力於科普 ADHD, 例如參與製作 ADHD 影片 《Own It》, 為 ADHD 雜誌 《ADDitude》 寫文章描述自己與 ADHD 困擾鬥爭的經歷等。
ADHD 其實並不可怕,只要及早識別、診斷和干預治療,孩子依然可以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