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日本半導體產業 迷失在十字路口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曾經是日本榮光的半導體產業,在經歷了三十年持續萎縮後,走到了”十字路口”。 即便是全球晶片供應短缺新聞頻上頭條之際,人們首先想到的也是台積電、英特爾、三星電子這樣的晶元生產巨頭,忘記了日本曾經還有索尼、東芝這樣的晶元大廠。
在這裡簡要解釋下,半導體是指常溫下導電性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材料。 晶片則是由不同種類型的積體電路或者單一類型積體電路形成的產品。
71歲的齋藤升三(Shozo Saito)曾經擔任東芝集團電子元件業務CEO。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日本半導體產業的沒落一直讓他感到沮喪。 “日本晶片製造商越來越沒有競爭力了。” 齋藤升三哀歎道。
當他還在東芝工作時,日本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份額一度超過50%,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他領導的東芝電子元件公司對存儲晶元的商業化推廣。 而如今,半導體產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日本的份額已經跌至10%。 日本突然發現,他們已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日本政府政策滯後
眼下,主要國家都在出臺政策扶持晶元產業。 中國、韓國的政府政策旨在擴大國內晶元製造能力,美國和歐洲則因為今年的晶元短缺危機而警醒,正試圖復興本國的晶元產業。
齋藤升三
外國政府採取的緊急行動威脅到了日本僅剩的晶元市場份額,甚至更糟。 日本產業官員擔心,隨著各國在本國建立自主供應鏈,日本企業依舊保有全球競爭力的小眾行業(晶元設備製造和材料供應)也會遷至這些國家,進一步掏空日本產業。
半導體顧問、前索尼分析師服部武志(Takeshi Hattori)認為,日本政府需要展現領導力。 “在美國和韓國,總統都在帶頭強化半導體行業,”他表示,”日本政府幹什麼去了? ”
菅義偉政府已承諾採取行動,但是即便在他的接班人問題出現不確定性之前,外界已經在質疑日本政府目前為止制定的策略以及日本政府是否有政治意願來堅持完成它。 與此同時,日本公司真正能夠做到何種程度,也是一個實際問題。
直到近期,日本經濟產業省還在採取放任不管的態度。 齋藤升三回憶稱,他曾在日本經濟產業省被告知,「半導體可以從中國台灣地區購買」。。
但是現在,日本政府的態度已經發生了180度大轉彎。 為了保護和鞏固日本在原材料、半導體封裝和晶元製造設備領域的優勢,日本政府希望在該國擴大晶元生產。 這也是日本經濟產業省牽頭與台積電磋商在該國建廠的原因之一。 台積電是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商。
日本首相菅義偉
日本政府在6月份發佈的國家發展策略中承諾也會支持國內廠商的晶元設計開發和生產。 支援程度等細節將在本月晚些時候開始的2022財年預算討論中涉及。 日本政府也尚未提出與海外盟友展開合作的具體方案,例如美國和歐盟。
專家指出,日本政府還需要應對其他問題,例如推動行業圍繞著一兩個「國家級巨頭」進行整合,找到能夠帶領公司轉型的經理。
然而,日本政府已經明確表示,承諾到此為止。 “日本政府,包括內閣成員,非常關注半導體策略,”日本經濟產業省負責半導體產業的通商政策局局長荒井正吉(Masayoshi Arai)表示,”不過,這最終於取決於企業,政府無法製造半導體。 ”
至於投資者,目前還不清楚他們是否會參與到日本的半導體發展中。 “許多人相信,晶元生產沒有必要,”前索尼工程師服部武志稱,”當一家公司退出半導體業務時,股市就會歡呼雀躍。 ”
市場研究公司IC Insights表示,2009年至2019年期間,在所有國家和地區當中,日本關閉的晶元工廠數量最多,其次是北美。
東芝、索尼變賣晶元資產
伴隨日本晶元產業沒落的是電子行業的衰敗。 在PC、電視、智慧機以及其他電子品領域,日本公司被韓國、臺灣等地區的挑戰者拉下馬。 在失去本國客戶的情況下,日本晶元產業開始失去重點。
2018年,東芝將其快閃記憶體業務半數以上的股份出售給了貝恩資本牽頭的財團,以便籌集資金進行重組。 現在,東芝快閃記憶體業務已更名為鎧俠控股(KIOXIA Holdings),東芝還保留了40%的股份。 美國西部數據公司是鎧俠的生產合作夥伴,已提議兩家公司進行合併。 由於這筆交易存在政治敏感性,它很可能需要日本政府的批准。
日本全球晶元市場份額逐年下滑
一年前,東芝還宣佈退出系統LSI(大規模積體電路)製造業務,裁員770人。 隨後有報導稱,東芝正在考慮將兩家傳統晶元工廠出售給臺灣晶元代工廠聯電。
儘管索尼依舊是圖像感測器領域的領導者,但是該公司早在2007年就已出售了其他半導體業務。 富士通也將其三重縣旗艦工廠出售給聯電。 松下也已退出了晶元生產,把位於富山縣、新瀉縣的三座工廠出售給了臺灣新唐科技。
作為日本最大的處理器製造商,瑞薩電子已宣佈在今年關閉兩家傳統工廠,將其日本晶元製造工廠數量從巔峰時的22家減少到7家,甚至沒有考慮過對產能進行重大投資。 “我們的輕晶圓廠(fab-lite)商業模式沒有改變。” 瑞薩電子CEO柴田英利(Hidetoshi Shibata)在4月份時稱。 輕晶圓廠商業模式指的是把生產過程中最資本密集型部分外包給代工商。
優勢尚存
和高通、德州儀器等美國同行不同的是,日本晶元製造商並沒有完全擁抱代工模式。 一些人辯稱,日本公司保留的製造能力能夠進行現代化升級,讓其更高效,更具成本競爭力,把日本變為世界其他地區的另外一個晶元供應源。
“日本必須弄明白它為何需要一個強大的半導體產業。” 東京理科大學技術經營教授、日本經濟產業省半導體策略小組關鍵成員若林秀樹(Hideki Wakabayashi)表示。
若林秀樹認為,日本半導體產業依舊有自己的優勢,例如汽車晶元、擅長電源管理的晶元。 電源管理晶元可以説明世界其他國家向電動汽車和「低碳經濟」轉型。
他預測,半導體是汽車的重要元件,未來會更重要。 若林秀樹指出,圖形晶元和圖像感測器目前只用於智慧機和電腦遊戲,但是隨著車聯網和自動化程度的提高,未來這些感測器將會被用於汽車。 “這是一個日本必須覆蓋的市場,”他表示,”沒有半導體,日本無法隨心所欲地造車。 ”
瑞薩電子是汽車晶元巨頭
目前,瑞薩電子是汽車和工業機器人所用晶元的主要供應商。 瑞薩電子自主生產60%至70%的晶元,然後把剩餘晶元分包給台積電等代工商。 眼下,汽車晶元只需要20奈米至40奈米的處理工藝,但是未來,它們很可能需要10奈米級的晶元工藝。 這種小型化處理工藝已經遠遠超出了瑞薩電子的能力,該公司把40奈米以下工藝晶元分包給了代工商。
“日本這樣的國家首先需要明確他們的目標:你是想開發尖端技術,還是想在許多更舊一代技術上獲得足夠的生產能力,在日常應用上把握自己的命運,例如工業、汽車以及電器?” 貝恩公司合夥人珍-菲力浦·伯格內特(Jean-Philippe Biragnet)指出,”開發自主尖端技術十分艱難,而且投入巨大,只有台積電、三星以及英特爾這樣的超大型、技術先進公司或許才能做到。 ”
除了汽車晶元巨頭瑞薩電子,索尼還統治著智慧機圖像感測器領域。 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2020年,智慧機圖像感測器市場收入增長至150億美元,同比增長13%。 索尼以46%的市場份額佔據第一,較去年上半年的44%增長了兩個百分點。 不過,索尼的統治地位繼續受到三星的挑戰。 三星去年的份額為29%,排在第二。
維持製造能力成本高昂
即便維持基本的晶元製造能力也代價不菲。 若林秀樹稱,日本若想維持其10%的半導體生產份額,未來幾年最多要投資500億美元。 他表示,潛在的資金來源包括電信運營商NTT、海外投資者或者政府支援的日本產業革新投資機構。 NTT正在與索尼、英特爾合作開發光通信半導體晶片,希望讓該技術成為6G網路的標準。 若林秀樹指出,其中一個想法就是由美國和日本建立一隻「國家安全投資基金」。。
前索尼工程師服部武志辯稱,經過這些年的重組,半導體行業的人力資本已經耗盡,重建必須從大學層面開始。 他建議,索尼等公司可以為那些研究半導體相關領域的學生提供獎學金或者就業承諾。
若林秀樹對此表示認同,他認為要想吸引工程人才,獎勵是必要的。 “當學生們聽說半導體工程師被裁時,他們自然會避免把半導體作為自己的職業選擇。” 他指出。 若林秀樹自己就是一名工程畢業生,但他卻選擇了投行。
同時,前東芝高管齋藤升三也在盡全力説明日本半導體產業。 2013年,齋藤升三説明建立了日本電子設備產業協會,目前擔任會長。 日本電子設備產業協會位於東京秋葉原地區一個不起眼的小型辦公室內,負責舉辦研討會,幫助企業啟動新業務。
“基層活動是我們最重要的使命,”齋藤升三稱,”如何重建半導體行業? 這不是一家或幾家公司能夠做到的。 半導體生產需要許多公司展開橫向合作。 我想做些事情説明重建這一行業。 ”
他還為日本政府提供了一些建議。 “在半導體行業,速度決定一切。 我的顧慮就是日本改變的速度。 在支援力度和規模上,政府需要超過其他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