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之下的學校體育如何回歸校園
依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今年7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政策),9月1日開學的新學期,小學生的家長可以選擇讓孩子接受學校提供的課後服務至下午5點半放學,體育活動是學校提供的課後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
業內專家表示,此次「雙減」政策的出臺,對於體育可以說是絕對的利好,因為這讓學校體育的發展真正有了時間和空間。
雲南大學體育學院院長王宗平表示,「體育要加上去,無論是加課時,還是加運動強度,我認為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減輕學生的學科課業負擔。 因為學生的時間是固定的、精力是有限的,睡眠時間是必須保證的,如果學科的負擔減不下來,體育要加上去是很難的。 ”
由於學生的學業壓力太重,體育課被擠佔的現象已經司空見慣,在此基礎上,再想讓學生增加體育活動就只能讓學生擠出時間來,難怪很多家長們一說到體育考試就表示這是加重學生的負擔。 長期以來,國家出臺的關於加強學校體育的政策、檔很多,但是落實的情況總是不太理想,也與學生的學業負擔已經很重、體育很難去跟主課爭搶學生的時間有關。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衛藝研究所所長吳鍵認為,學生在成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如人文素養不足、體質健康水準下滑等,在原來那個背景下肯定是很難解決的,或者說不太容易受重視,因為客觀上學生沒有時間和空間去加強這些素質的發展。
“雙減”政策旨在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諸如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課後服務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等,將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因沒有時間、 沒有精力參與體育活動的癥結。
不過,「雙減」政策雖然為學校體育拓展了空間,但怎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培養運動興趣、養成運動習慣還在於學校能提供怎樣的體育活動內容。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向北京的一部分家長瞭解到,因學校的師資、場地等條件相差較大,不同學校提供的體育類課後服務品質也是差距巨大。 好的學校可以給學生提供幾十種課後體育活動的選項,基本上可以滿足所有學生參加不同體育運動的需求,但差一點的學校則只能提供簡單的幾項體育活動,學生幾乎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由於師資力量有限,有的學校只有少數學生能夠”搶”到課後服務的體育選項,大多數學生都只能望課興歎。 這些學校的一些家長們擔心,孩子參加的課後服務,很可能就是坐在教室內無所事事,度過無聊的一個小時。
吳鍵表示,「現在政策有了,時間空間也給了,那麼在實施過程當中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比較突出的就是師資和場地問題。 ”
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去年10月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到2022年,配齊配強體育教師,開齊開足體育課。 這實際上也表明,目前我國各級學校不同程度存在體育教師缺編狀況。
王宗平認為,根據新時代學校體育的特點,按照在校生規模,義務教育階段應不高於生師比100:1、高中階段生師比200:1、高等學校生師比300:1。 要按照這個標準來配齊體育教師,同時,應該還原體育教師和其他學科教師的同等地位。
吳鍵認為,體育、藝術類教師的專業性比較強,而現在學校推出的課後服務又是以體育、藝術類課程為重點,確實會加劇體育師資供給不足的問題。
吳鍵建議,通過發掘學校自身潛力(給予對體育有興趣並有教學能力的其他學科教師,帶體育活動的機會),與社會力量合作、發掘家長資源,提高學校現有體育活動的品質等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校克服體育師資不足的困難,更好地開展學校體育活動。
在「雙減」政策下,學科類培訓受到壓制,非學科類培訓迎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據央視財經報導,我國目前有37萬家藝術類培訓相關企業、66萬家體育運動類培訓相關企業。 “雙減”政策發佈以來,以上兩類培訓相關企業新增了3.3萬余家,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9%。
包括體育在內的非學科類培訓爆髮式增長,但專家建議,非學科類培訓切莫過於追逐經濟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雙減”政策出臺的背景。
王宗平表示,國家出臺「雙減」政策的初衷,是緩解家長焦慮,構建教育良好生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包括體育在內的非學科類培訓,如果一味追求商業利益,發展成像過去很多學科培訓機構那樣,學費高昂又製造焦慮情緒,成為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那麼,非學科類培訓就將與中央精神背道而馳。
“雙減”政策之所以給非學科類培訓的發展留出一個很大的空間,王宗平認為,這與大多數學校目前的非學科類培訓實力不足,需要藉助社會力量有關,也與非學科類培訓與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直接相關,但絕不是為了把非學科類培訓打造為另一個學科培訓,國家絕不會讓功利思想、焦慮情緒再度出現在非學科類培訓上。
也正是為了避免非學科類培訓重蹈學科培訓的覆轍,王宗平建議,體育、藝術這類非學科類培訓,學校要成為主陣地,不能再把這些教育任務一味地推到社會培訓機構身上。
隨著「雙減」政策落地,也有一部分家長提出了反對意見。 這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未來的升學、出路依然與考分有關,即便學校給孩子減負,作為家長,他們仍然堅持考分第一的理念,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王宗平希望這部分家長能夠看到國家最近提出的”共同富裕”目標,”共同富裕”將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行業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這實際上意味著未來各個行業、崗位之間的收入差距不會太大。 那麼,家長們為什麼不還給孩子們一個快樂、健康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