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網络,你的大腦”很受傷”
日前,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針對未成年人過度使用甚至沉迷網路遊戲問題,制定管理措施,堅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今年7月20日發佈的《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方式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未成年線民規模達到1.83億,未成年人的互聯網普及率為94.9%,高於全國互聯網普及率。 未成年人觸網的低齡化趨勢更為明顯,超過三分之一的小學生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網。 《報告》認為,部分未成年線民可能存在過度使用互聯網的情況。 數據顯示,未成年線民工作日平均每天上網時長在2小時以上的為11.5%,公休日平均上網時長在5小時以上的為12.2%。
不斷增長的數據背後,青少年過度用網、沉迷網路的問題凸顯,而由此帶來的健康風險更不容忽視。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倪端宇表示:「青少年正處於腦發育關鍵時期,長期沉溺於網路可能造成腦功能損害。 ”
長期沉迷網路或引發功能性腦病
北京市海澱區白女士的女兒聰聰(化名)從小就患有癲癇,近幾年用藥物控制治療得很好,不久前,因癲癇復發被送往急診。
“我們想著讓孩子放鬆放鬆就同意她玩電腦,大約40分鐘后,就聽見孩子房間傳來一聲響,我們跑過去發現孩子已經暈倒在地。” 白女士說,送醫就診發現,聰聰是由於受到頻閃光和噪音刺激,局部神經細胞興奮性增高,導致的癲癇發作。
“長時間受到電腦或手機螢幕的光線刺激,有可能誘發潛在的癲癇。”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功能神經調控實驗室副主任醫師盧健軍說,”研究表明,癲癇發作是由大腦皮層異常興奮引起的,其中由閃爍的光線刺激誘發的癲癇在臨床上被稱為’光敏感性癲癇。 ’”
“我們病房的一些患兒,本來癲癇發作控制得很好,但因長時間無節制玩手機,導致復發的例子很常見。” 倪端宇解釋,「腦電圖的正常波形主要有δ、θ、α和β波。 β波是大腦皮層興奮的表現,出現於睜眼視物或突然聽到聲音或思考問題時,高度興奮時可出現高於30赫茲的γ節律。 各種節律規律出現,是大腦正常調幅調律。 青少年如果沉迷於網路,大腦將長時間處於緊張興奮狀態,β節律甚至γ節律長時間發放,就有可能調幅調律失調,出現功能性腦病。 ”
此外,有研究表明,過度沉迷網路同樣會對青少年的腦可塑性產生影響。 “腦可塑性是指腦有適應能力,即在結構和功能上的改變以適應現實的能力。 年齡越小腦可塑性越強,特別是6歲之前,是大腦的神經發育和認知發育的關鍵期。 青少年如果沉迷於網路,腦神經元之間的功能連接就強化在虛擬空間,現實交往的功能就自然削弱。 “倪端宇說。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青少年因沉迷網路導致腦健康問題的案例不在少數。 家住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的才女士就飽受孩子沉迷網路遊戲的困擾。 “我兒子目前上高中,長時間熬夜打遊戲,孩子的身體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偏頭疼、有時還會莫名的心悸胸悶。 我還發現孩子處理問題偏激、情緒波動大,有性格孤僻的傾向,到醫院檢查后查出輕度抑鬱症。 ”
盧健軍告訴記者,青少年沉迷網路,開始是精神依賴,渴望上網”遨遊”,隨後會發展為軀體依賴,表現為情緒低落、頭昏眼花、疲乏無力、食慾不振等,還會使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嚴重紊亂,導致失眠、緊張性頭痛,甚至會出現幻覺和妄想。
成都醫學院心理學院四川應用心理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楊奇偉介紹,沉迷網路會影響青少年大腦的眶額回、伏隔核、紋狀體等獎賞相關腦區的正常功能,對相應的獎賞信息處理存在異常。 這些腦功能損傷會導致青少年高度關注網路遊戲、短視頻等網路情景,而對正常的知識和技能學習、社會交往等適應性行為漠不關心。
“人類前額葉高度發達,是我們自我調節、控制的神經基礎,也是多巴胺神經環路的重要結構之一。 研究發現,沉迷網路者前額葉與海馬體和楔前葉的功能連接減弱,提示前額葉對學習記憶的調控作用減弱,導致其認知功能受損。 腦成像研究還揭示,沉迷網路青少年的扣帶回灰質密度低於常人,大腦的扣帶回部位是我們監控認知衝突的重要部位,其灰質密度下降與其自我行為監控能力減弱相對應。 “楊奇偉補充道。
“再玩一會兒”的背後不可忽視
“起床,打開手機短視頻App,手指不停刷動,一條接一條,吃飯時刷,空閒時刷,睡覺前也在刷……”這是山東省棗莊市15歲的小蕊(化名)暑期日常。
“一天到晚就這樣,像著了迷一樣,經常到了半夜還是拿著手機看,有時吃飯都叫不動。” 小蕊媽媽廉女士坦言,雖然也勸說過,但得到的答覆常是”再玩一會兒”。
“網络沉迷高發人群多為12至18歲的青少年,以男性居多。 一方面他們的大腦皮層發育不完善,理解判斷力差,自控能力也比較差;另一方面他們處於青春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尋求刺激、驚險和浪漫,以滿足這個階段的人生需求。 “盧健軍說。
楊奇偉表示,生物生存適應的關鍵任務是趨利避害,而多巴胺能獎賞通路是生物趨利避害的神經基礎,人類也是藉助於這個獎賞通路,在完成適應性行為的過程中,感受到身心愉悅。 但人類的獎賞通路也可能會被誤用於追逐純粹享樂的短視行為中,如物質或網路依賴等行為。 這些行為會快速啟動多巴胺能獎賞通路,使人能快速體驗到興奮和愉悅,並不斷推高多巴胺能獎賞通路的啟動閾限。 “青少年正處在身心快速發育階段,其大腦獎賞系統對網路的新奇刺激更為敏感。 同時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腦區發育還未成熟,自控能力較差,無法合理控制上網時間,導致其成績倒退、人際關係淡漠。 這些結果給他們又造成巨大壓力,使他們更需要藉助網路來逃避現實生活,從而造成惡性循環。 ”
此外,相較於成年人,設計越來越精美的網路遊戲、精準推送的短視頻、不斷更新反覆運算的社交軟體,讓青少年更易陷入其中。
“網络遊戲或短視頻的開發,要達到吸引更多青少年使用者的商業目的,必然要利用人類成癮性機制。” 楊奇偉認為,多巴胺能獎賞通路是為我們進行各種行為活動提供動力的神經基礎,沉迷網路行為形成的過程正是藉助這個獎賞通路。 開發者藉助於青少年所喜愛的方式啟動多巴胺能獎賞通路,如遊戲過程中的成就感,短視頻中的新奇感等。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博士生導師耿德勤則以Facebook為例解釋,未讀信息顯示為小紅點最初是Facebook設計的,而按照設想那個點本來應是藍色的,更符合Facebook的整體色系,但最後其選擇了紅色,一種更激烈的觸發性的顏色。 “主要動機夠強烈,任務足夠簡單,這種設計出來的觸發機制就會迅速引發行為的發生。”
“對於青少年個體來說,沉迷網络還受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個體人格特質的影響。” 楊奇偉說,家庭環境對青少年沉迷網路產生重要影響的是親子關係。 良好的親子關係可以讓青少年感覺自己是被接納的,是保護性因素;而家庭中長期的親子衝突會使青少年感知到自己受到排斥,是危險性因素。 學校環境中,學業成績、師生和同伴關係會成為青少年的重要壓力來源,當個體感覺難以應對這些壓力時,更易採取以沉溺網路的方式來逃避現實。 個體人格特質也會產生影響,消極情緒主導以及情緒不穩定的青少年更易沉迷網路。
耿德勤認為,人際交往困難、缺乏社會支持同樣會導致青少年沉迷網路。 “有實證研究表明父母和子女的矛盾、與母親分離等因素,顯著地與沉迷網路行為成正相關。 相反,保護性措施,如子女與父母交流的品質,以及積極的青春期發展,能有效降低沉迷網路的風險。 ”
早干預早治療,給予孩子足夠關注
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中,遊戲障礙被歸入精神疾病的範疇。 同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數據顯示,全世界範圍內青少年過度依賴網路的發病率是6%,我國的發病率已接近10%。
一旦青少年過度沉迷網路,進而引發嚴重健康問題,該如何應對? 盧健軍提醒,要早干預、早治療,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 如有相關癥狀出現,家長要引導限定上網時間,並採用心理治療、行為認知治療、生物物理治療、飲食治療等綜合干預方法。 對於情況較嚴重,出現嚴重心理障礙的,應該在心理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規範的藥物治療。
“現階段主要的治療方法有行為療法和認知療法。” 楊奇偉表示,行為療法是從條件反射理論衍生的治療方法,對於治療尤為有效。 基於條件反射的規律,該方法通過網路情景和厭惡刺激反覆結合,試圖使患者達到對網路情景的厭惡,在患者減少上網行為時,治療師要及時給予獎勵,由此達到戒除行為與獎勵之間的聯結。 而認知療法主要適用於有一定自控能力的患者。 該方法針對不同個體的知識體系、認知能力,通過科學事實或具體生動的案例,使患者認識到沉迷網路對個人身心的危害,從而建立更加健康、適應性的信念和認知。 “從神經生理角度提高前額葉的抑制控制也成為近年的一個焦點。 即時功能核磁共振神經反饋技術也被應用於治療中,它可以控制患者的渴求,調節與抑制控制功能有關的腦區啟動和相關行為表現。 ”
“一位13歲男孩,每天除了上課,都在玩遊戲,情況持續了有半年。 男孩的父母平時工作忙,對孩子疏於照顧,孩子的自律性又沒那麼高,時間久了,『遊戲上癮』就發生了。 溝通后,孩子每天逐漸縮短玩遊戲時間,並請家長盡量多的陪伴孩子,週末帶孩子去戶外遊玩。 “耿德勤談到曾經治療的一個病例時表示,”經過大約半年的調整,家長反饋,孩子的情況有了明顯改善。 所以解決沉迷網路的問題,絕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
“預防往往比治療更為重要。” 盧健軍建議家長,要注意孩子的上網行為,每天要有足夠的時間與青少年進行現實交流,給予心理上的滿足。 同時在電腦及手機上可以設置管理模式,減少孩子受到網路上不當信息的影響。
楊奇偉認為,預防青少年沉迷網路,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 “家庭方面,家長應著力構建和睦的親子關係,及時與孩子真誠溝通,瞭解其心理狀態,説明其解決現實中的困難;培養孩子除上網以外的其他愛好,豐富孩子的業餘生活。 學校方面,學校可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設立心理健康熱線,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業和同伴壓力,培養其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激發學生自我激勵的力量,強化自我成長的內在動機。 社會方面,有關部門應加強對社會環境尤其是校園周邊環境的治理,加強對網路的信息監控和過濾。 ”
“青少年自身也要正確認識網络,多參加戶外活動,積极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融入現實人際交往。 當出現網路誘惑時,要及時抵制,提醒自己轉移對網路的注意力。 “倪端宇說。
(本報記者 姚昆 本報通訊員 宋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