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嚴打製造「容貌焦慮」的醫美廣告
近日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發佈關於徵求《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意見稿提及,將重點打擊製造「容貌焦慮」、利用廣告代言人為醫療美容做推薦等廣告亂象。
圖片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官網
近年來,網紅直播醫美帶貨、小紅書種草醫美專案、生活美容機構等非醫療機構開展醫美廣告宣傳等等亂象存在市場。 此前,名為「神選醉總監」的網紅在其個人粉絲群中種草某醫院某醫生后,其粉絲進行了相關手術,術後出現嚴重的嘴巴歪斜現象。
為提升醫療美容廣告監管規則的科學性、規範性,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國家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整治各類醫療美容廣告亂象,《意見稿》提出,針對危害性大、群眾反映集中的問題,將對十大情形予以重點打擊:
違背社會良好風尚,製造「容貌焦慮」,將容貌不佳與「低能」「懶惰」「貧窮」等負面評價因素做不當關聯或者將容貌出眾與「高素質」「勤奮」」成功」等積極評價因素做不當關聯。
違反藥品、醫療器械、廣告等法律法規規定,對未經藥品管理部門審批或者備案的藥品、醫療器械作廣告。
宣傳或者含有未經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審批、備案的診療科目和服務項目等內容。
宣傳診療效果或者對診療的安全性、功效做保證性承諾。
使用患者名義或者形象進行診療前後效果對比或者作證明。
利用廣告代言人為醫療美容做推薦、證明。 醫療美容廣告中出現的所謂「推薦官」「體驗官」等,以自己名義或者形象為醫療美容做推薦證明的,應當被認定為廣告代言人。
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人物專訪、新聞報導等形式變相發佈醫療美容廣告。
生活美容機構等非醫療機構開展醫療美容廣告宣傳。
對食品、保健食品、消毒產品、化妝品宣傳疾病治療功能或者對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聲稱具有保健功能。
其他違反廣告法律法規規定,嚴重侵害群眾權益的行為。
近年來,醫美市場蓬勃發展,但事故頻繁發生也讓醫美行業發展備受爭議。
2019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已經位居全球第二,行業收入規模到2023年預計將達到3601億元。 今年6月進行了雙眼皮整形手術的東順(化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看到身邊很多朋友都相繼做了雙眼皮手術,雖然談不上焦慮,但萌生了自己可以變更美的想法,於是進行了雙眼皮手術。
醫美消費已深入人心。 然而,今年2月,演員高溜在微博發長文講述了自己做鼻子整形手術失敗的不幸遭遇,引發各界對醫美亂象的廣泛討論。 7月,網紅小冉在某整形醫院進行抽脂手術后感染身亡。 隨後,「抽脂引發腿部凹凸不平」「國內的美白針都是三無產品」等話題相繼登上熱搜榜。
中國消費者協會官網的一組數據顯示,2015-2020年,醫美行業相關投訴案件從483件增長到7233件,投訴量增長近14倍。 投訴內容涉及虛假宣傳、誘導貸款、退款糾紛、醫療機構資質問題等。
業內人士認為,近幾年各種醫美亂象出現,行業該整頓了。 在她看來,徵集意見稿的出臺不是最嚴執法,而是有望讓醫美行業回歸正序。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方面表示,《意見稿》所稱醫療美容廣告,是指通過一定媒介或者形式直接或間接介紹醫療美容機構或醫療美容服務的廣告。 醫療美容廣告屬於醫療廣告,廣告主必須依法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才能發佈或者委託發佈醫療美容廣告;發佈醫療美容廣告必須依法取得或者查驗《醫療廣告審查證明》並按規定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