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關注的數碼爆料,背後摻雜了多少水分?
再過一個月,iPhone 13 就要和大家見面了,按照前幾年的慣例,發佈會前滿天飛的爆料就能讓你對新品瞭若指掌,甚至是價格也會有人做出分析,但今年有點不一樣,相比過往,iPhone 13 少了很多”實錘”爆料。
可以發現,蘋果最近明顯加強了保密力度,先是前段時間放出煙霧彈迷惑爆料者,最近又派出「雙面間諜」上演了一場「無間道」。 但不管怎麼做,爆料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更何況這類內容已經成了不可或缺的資訊,而且不僅局限於蘋果。
但你有沒有想過,如今的爆料為什麼這麼多,這其中有沒有摻雜水分,背後又有什麼樣的目的? 我們帶著這些疑問進行了一次思考。
iPhone 4″酒吧門”,最嚴重的洩密事故
正常情況下,不會有廠商願意看到未公佈的重要產品被曝光,因為這不僅會打亂產品節奏,還會讓競爭對手得到一些關鍵資訊,所以科技廠商的保密制度總是非常嚴格的。
不過再嚴格的制度也很難避免意外發生,而真正吸引人的爆料一定是意外得到的,這就不免要提到 11 年前的那場 iPhone 4″酒吧門”了。 這可能是智慧手機史上影響最大,乾貨最多的一次爆料,當然對於蘋果來講,這是iPhone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洩漏事故。
GIZMODO : iPhone 4″酒吧門”當事手機
2010 年 3 月份,一位名叫 Gray Powell 的蘋果工程師正在酒吧慶祝他的生日,但他沒想到,酒過三巡後,隨身攜帶的 iPhone 4 測試機被遺落了,這部手機很快被另一個醉漢 Brian Hogan 撿到,第二天,醉漢 Hogan 酒醒後,發現這是一部”假的”iPhone 3GS —— 前面板有攝像頭,還套著塑料偽裝殼,但當他打開螢幕時, 卻發現手機被遠端鎖定了,拆開保護殼一看,這哪是iPhone 3GS,分明是一部還沒發佈的新iPhone。
GIZMODO : 《This Is Apple’s Next iPhone》
之後,這部測試機一路輾轉,被 Hogan 以 5000 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科技媒體 GIZMODO。 GIZMODO 的數碼編輯在研究了一周後,將這台”新一代 iPhone”毫無保留的公佈於眾,此時是 2010 年 4 月 19 日,距離賈伯斯親自發佈 iPhone 4 還有近兩個月的時間。 這便是 iPhone 史上著名的「酒吧門」。。 如今回過頭再看這次事件,其實這是一場非常純粹、且沒有摻雜任何水分的爆料。
蘋果的保密工作越做越差?
與「酒吧門」不同,如今的爆料幾乎沒有意外得來的資訊了,更多是人為因素推動的。 我們可以發現,自從iPhone X開始,一直到去年的iPhone 12,每次新品發佈會前都會出現非常準確的爆料和預測,這些預測不僅十分詳細具體,與實際情況更是極為接近,難道是蘋果的保密工作越做越差了嗎?
實際上在科技公司中,蘋果的保密制度絕對是頂級的,這甚至成為了一種公司文化,這點在很多關於蘋果的書籍中都提到過,可以說,保密對於蘋果來講並不只是一項規定,而是當成了一份工作在做。
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雖然很多絕密資訊在蘋果內部可以做到滴水不漏,可是隨著iPhone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供應鏈體系越來越龐大、自然無法避免從外部洩露,畢竟iPhone的生產銷售過程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全球合作。
Appleinsideri : Phone 13 系列模型
我們現在經常看到的一些關於iPhone的爆料,幾乎都出自蘋果外部,比如代工廠、保護殼廠、轉銷商、甚至是運營商等等。 就光拿代工廠商富士康來講,其員工數以萬計,即便蘋果能通過各種法律和技術手段阻斷直接曝光的途徑,但仍不可能堵住所有人的嘴,還是有一些間接途徑甚至能夠”合法爆料”。
當然,還有一些爆料則是無心之舉,比如我們熟悉的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 iPhone 誕生十餘年來,與其相關的供應鏈體系也發展壯大起來,這背後的經濟潛力不言而喻,而郭明錤作為證券分析師,針對蘋果及相關產業鏈做出研究分析其實是本職工作,目的是為了指引投資行為,至於爆料只是順帶的事,因此郭先生的爆料也有過不少失誤,畢竟供應鏈距離最終落地市場還有一些距離。
天風證券分析師 郭明錤
你看到的真的算「爆料」嗎?
除了iPhone之外,國內數碼愛好者可能更關注「華米OV」 幾個國產大廠的動態,畢竟iPhone 一年才發一次,國產廠商可是從不停歇的,所以圍繞它們產品的爆料會更多。 不過如果你常年混跡數碼圈,一定會發現這些爆料摻雜了不少水分,有些在我看來甚至是披著”爆料”外衣的營銷行為。
關注數碼圈的朋友對 @數碼閒聊站 一定不陌生,在它的博文中,常常會看到一些未發佈產品的爆料內容,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這些內容可能比較隱晦,甚至生澀難懂,但長期關注數碼的朋友則很容易解讀出其中的資訊。 在其博文中,經常會用開發代號暗指某新品,還會通過不同表情指代某廠商,比如帶有”兔子”表情的便是指小米新機,因為兔子代表了小米的米兔符號。
知名數碼爆料博主 @數碼閒聊站
作為消費者,總免不了對新品產生期待,而 @數碼閒聊站 這類帳號就是利用了這種心態,通過與廠商建立合作從而獲取資訊,然後運用大家喜聞樂見的爆料形式對產品進行預熱曝光,加大話題度。 站在行銷的角度理解,這種”爆料”行為其實從售前就拉長了一款產品的生命週期,因此本質上更像是一種營銷行為。 舉個例子可能更容易理解:某個新劇或者新綜藝開播前,總有明星通過”炒作”的方式人為製造緋聞,目的就是為了吸引關注度。
消費者應保持理性,不被爆料所左右
今天的智慧手機行業已經非常成熟,但競爭的激烈程度卻依舊不減當年,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催生出”行銷式爆料”的做法也就不難理解了,這就像有些手機廠商,同樣會通過”概念機”的方式把未來的新技術展現出來。
vivo APEX 2020 概念機
而關於爆料本身,其實現在也沒多少有價值的資訊值得我們關注了,畢竟技術越來越成熟,供應鏈也越來越透明,很多時候廠商之間已經不存在秘密可言,如果你是一名懂行的消費者,相信就算是沒有爆料,也能大致猜出短期內一些產品的概況。
而作為一名普通消費者,同樣不應該被這些資訊所左右,畢竟新品永遠是無窮盡的,而需求可能就在眼前,比起花費巨大時間成本做個”等等黨”,搞懂自己的需求、適時選擇合適的產品也許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