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氣候條件對南極磷蝦的繁殖成功有著顯著影響
據外媒報導,來自俄勒岡州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氣候條件對成年雌性南極磷蝦的繁殖成功起著重要作用,也是每5到7年數量波動的一個因素。 環境因素–包括影響食物供應的大規模氣候模式–影響著雌性在產卵季節的整體健康。
在俄勒岡州立大學跟生物海洋學家Kim Bernard一起工作的博士生Kirsten Steinke指出,雖然這些氣候模式是自然的,但由於氣候變化,它們正朝著更溫暖和更強烈的方向發展,這可能會對磷蝦的數量產生負面影響。 他是這項研究的首席作者。
他說道:「這種在生態上很重要的物種是南極半島食物網的基礎,供養著從鯨魚到企鵝再到海鳥的一切生物。 了解環境和數量健康之間的聯繫對於預測未來磷蝦種群的人口模式和對氣候變化的反應至關重要。 ”
這些發現最近發表在《Euphausia superba》上。 合著者還有俄勒岡州立大學地球、海洋和大氣科學學院的副教授Bernard以及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Robin M. Ross和Landgon B. qutin。
南極磷蝦是一種浮遊動物,可以活5到7年,長到2英寸多一點。
南極半島西部是南極磷蝦生物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裡也是磷蝦漁業的主要發源地,它是南大洋最大的漁場,2018年估計收穫了31.3萬噸。 磷蝦被用作養魚場的飼料,也可以作為omega-3油等補充劑的來源。
Steinke表示:「這個地區非常重要,因為它既是一個受歡迎的捕魚地點也是磷蝦產卵的最大地點之一,並且它變暖的速度也比南極洲的其他地方快。 近年來,北極地區的種群數量明顯減少,種群規模也有所減少。 ”
過去的研究表明,南極磷蝦種群以5到7年為一個周期波動。 這項新研究的重點是更好地了解影響這一物種數量波動的因素。
研究人員通過利用1993年至2008年的磷蝦種群數據發現了產卵季節雌性育齡磷蝦的狀況跟次年幼磷蝦的比例之間的關係。 當成年雌性處於較好的狀態時,第二年種群中就會有更多的幼蝦。
磷蝦繁殖量的大小則受到產卵季節的長度、每隻雌蝦每次產卵的批量大小、種群中成熟雌蝦的數量、種群中年長成熟雌蝦的存在,或是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
研究人員還發現,大規模氣候模式的波動和氣候的季節性變化也是成熟雌性磷蝦在產卵季節健康的主要驅動因素。
西部南極半島的氣候主要是由南半球年際模態(SAM)和多元厄爾尼諾南方濤動指數(MEI)驅動。 這兩種氣候模式都有能力影響南極磷蝦的食物供應,尤其是成年雌性磷蝦的資源。
SAM和MEI雖然都是自然氣候模式,但它們會隨著地球變暖而變化。 特別是SAM一直呈積極的趨勢,這意味著它變得更加溫暖和強烈。 Bernard表示,這一積極階段預計將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繼續下去。 “我們發現,SAM對促進雌性磷蝦的健康非常重要。 隨著SAM繼續呈積極的趨勢,它將繼續變暖,這表明在產卵季節對雌性磷蝦的整體狀況有負面影響。 ”
研究人員還發現,SAM和MEI的季節性變化會影響成熟雌性磷蝦的健康。 Bernard指出,這可能是由於已知的SAM和MEI影響環境條件的方式。 總體來說,溫暖的環境往往會對育齡雌性磷蝦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但這些影響可能取決於它們發生的季節。
了解这些细微差别可以帮助渔业管理者在春季、秋季或冬季的条件导致不理想的产卵季节时做出决定。Bernard指出,这项研究强调了将气候变化的影响作为南极磷虾渔业管理的一部分的重要性。
“开始将气候变化影响纳入计划是非常关键的。南极磷虾是一种超级独特和迷人的物种。很多捕食者以它们为食。如果磷虾数量锐减,所有这些种群都将面临危险。”如阿德雷企鹅以成熟的雌性磷虾为食,因为它们富含脂质,这是一种有助于小企鹅度过第一年的营养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