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半導體工廠現集體感染 「芯荒」再升級
近期,被譽為全球「半導體封測重鎮」的馬來西亞疫情反彈,全球晶元巨頭、意法半導體位於馬來西亞的一個工廠出現集體感染,工廠生產多次被迫中斷,由此導致的晶元供應短缺問題已經傳導至汽車行業。
疫情反彈 馬來西亞一半導體工廠發生集體感染
馬來西亞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半導體封裝測試產能佔到全球的13%。 福特汽車公司發言人日前表示,由於馬來西亞的疫情,導致車門控制模塊晶元無法如期交付,其位於德國科隆的工廠從8月23日開始停產五天。 日產也因為馬來西亞疫情造成的晶片短缺,將其位於美國田納西州的工廠關閉至本月底。 記者詢問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集團,對方在回復郵件中承認目前確實存在晶元短缺的情況,整個行業都受到影響。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電子資訊產品分會秘書長 高士旺:半導體行業是一個全球化程度非常高的技術密集型產業,任何一個國家因為疫情導致其中一個環節停產,可能會對整個供應鏈造成比較大的衝擊。
市場研究機構埃信華邁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因晶元供應不足,預計今年全球範圍內汽車行業將減產630萬輛至710萬輛輕型車,約佔今年全球輕型車預估產量的7.8%-8.8%。 分析師預計整個汽車業的晶元短缺現象將至少延續至明年第一季度。
而當前,按最終用途劃分,汽車行業僅佔全球半導體需求的約10%,其他更大規模的需求來自資訊與通信技術行業,約佔60%。 專家指出,由馬來西亞疫情導致的半導體企業生產中斷,波及範圍將會更廣。
供應短缺的危機使得全球各國意識到把控晶元供應鏈的重要性,紛紛加碼布局晶元產業鏈。 但專家在採訪中告訴記者,要想實現晶元產能的擴大需要製造更多的生產設備,而這些設備同樣面臨著晶元短缺的問題。
東南亞疫情反彈 晶元交貨時間再度延長
東南亞地區疫情反彈,導致半導體晶元製造等多個行業受影響。 晶片短缺還將持續多長時間呢?
在以往,泰國、馬來西亞、越南這些東南亞國家往往並不在全球科技界的核心聚焦範圍之內,但現在,由於晶元短缺,這些國家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尤其是在疫情升溫的情況之下,半導體晶元的等待時間正在延長。
美國薩斯奎漢納金融集團追蹤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半導體晶元的交貨時間,也就是從下單到出貨的時間,又增長了8天,到20.2周,這是該公司自2017年開始追蹤這一數據以來的最長等待時間。 其中,用於控制汽車、工業設備和家用電子產品的一種邏輯晶元——”微控制器”的等待時間更是達到26.5周,也就是差不多半年時間,而以往這種晶元的等待時間一般是6到9周。
東南亞國家聯盟,也就是東盟,此前報告,其6月份的出口總額已經超過了疫情前水準,這背後最主要的帶動因素就是半導體晶元。 以馬來西亞為例,該國在當月雖然採取了全國性的”全面封鎖”措施,但出口依然實現了27.2%的同比增長。
本月稍早時,總部位於倫敦的一家市場研究公司預計,
即便面臨疫情衝擊,在2020年到2024年間,越南的半導體市場仍將以接近19%的複合年均增長速度保持高速增長。
為了保障供應安全,主要晶元商都在不斷加大對於半導體晶元的投資力度,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泰國在電子相關產業方面獲得的投資總額是其主要目標產業中最高的,總計77個專案,總額同比增長了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