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Zen3 3D堆疊緩存細節:比Intel更細緻、互連頻寬提升15倍
先進製程工藝的推進越來越困難,成本也越來越高,半導體巨頭們紛紛把目光投降了各種封裝技術。 Hot Chips 33大會上,AMD就第一次公開了3D V-Cache堆疊緩存的部分技術細節。
AMD此前六月初在台北電腦展上首次披露了這一技術,利用一顆銳龍9 5900X 12核心處理器,每個CCD計算晶元上堆疊64MB SRAM作為額外的三級緩存,加上原本就有的64MB,合計達192MB,遊戲性能因此可平均提升15%,堪比代際跨越。
這一次,AMD首先羅列了各家的各種封裝技術,包括Intel、台積電、蘋果、三星、索尼等等,並強調之所以有如此豐富的封裝技術,是因為沒有一個方案能夠滿足所有產品需求,必須根據產品屬性來定製。
AMD使用的技術叫做”3D Chiplet”(立體晶片),是在微凸點3D(Micro Bump 3D)技術的基礎上,結合矽通孔(TSV),應用了混合鍵合(Hybrid Bonding)的理念,最終使得微凸點之間的距離只有區區9微米,相比於Intel未來的Foveros Direct封轉技術還縮短了1微米,結構更加細緻。
AMD聲稱,3D Chiplet技術可將互連功耗降低至原來的1/3,換言之能效提升3倍,互聯密度則猛增15倍。
總之,AMD 3D堆疊緩存並沒有使用全新獨創的複雜封裝工藝,主要是基於現有技術,針對性地加以改進、融合,更適合自身產品,從而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明顯的性能提升,不失為一種高性價比策略。
按照之前的說法,搭載3D V-Cache快取的銳龍處理器將在今年底量產,可能就是銳龍6000系列,而基於全新Zen4架構的下一代產品,要到明年下半年了。
堆疊額外緩存的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