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來如果沒有禁用氟氯烴 我們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目前氣候變化形勢依然非常嚴峻,但越來越多人已經意識並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列。 最新模型表明,如果幾十年前沒有禁用氟氯烴(CFCs),情況將會變得更加糟糕,臭氧空洞不斷擴大,溫度進一步升高,植物固碳能力中斷。
臭氧層是地球大氣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吸收了大部分來自太陽的紫外線輻射。 但在 1970 年代後期,人們發現稱為氯氟烴 (CFC) 的常用化合物正在消耗這一保護層,1985 年,科學家們在南極洲上空發現了一個大型季節性臭氧空洞。
不久之後,197 個聯合國國家簽署了《蒙特利爾議定書》,禁止使用 CFC。 它奏效了——30 年後,臭氧空洞正在穩步縮小。 那麼我們真正避免了多少傷害呢? 大量研究類比了如果不限制 CFC 的使用,世界可能會變暖多少,但一項新研究強調了一個以前可能被忽視的因素。
該團隊類比了一個沒有禁用 CFC 之後的世界,並按照每年 3% 的速度進行增長。 在團隊的建模中計算了在不禁用下對臭氧消耗的影響,會有多少額外的紫外線進入地球,可能會對植物帶來多大的損害。
該模型表明,臭氧層將在 2040 年代基本崩潰,到 2050 年,中緯度地區的紫外線照射將比目前的熱帶地區更強。 作為參考,中緯度地區包括美國全境、歐洲大部分地區、亞洲大部分地區以及南美洲和澳大利亞的南部地區。 熱帶地區的情況也很糟糕,到本世紀末臭氧水準將下降 60%。
增強的紫外線輻射會增加人類、動物和植物的健康問題。 因此,該團隊估計植被和土壤中儲存的碳減少最多5800億噸,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40%到50%——在百萬分之165到215(ppm) 之間。 通過溫室效應,這反過來又會增加 0.8 °C (1.4 °F) 的變暖。
不過,它還不止於此。 CFCs 本身就是一種溫室氣體,如果在大氣中含有更多的 CFCs,會直接使溫度升高 1.7 °C (3 °F)。 在這種情況下,這將使總變暖達到 2.5 °C (4.5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