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找到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的可能來源
根據美國西南研究院(SwRI)的新研究,6600萬年前被認為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很可能來自太陽系主小行星帶的外半部分。 這個被稱為希克蘇魯伯撞擊體的大型天體直徑估計為6英里(9.6公里),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產生了一個橫跨90英里(145公里)的隕石坑。 在突然撞擊地球后,這顆小行星不僅導致恐龍滅絕,還造成地球上大約75%的動物物種滅絕。 人們普遍認為,這一爆炸性力量的產生是結束中生代時代的大規模滅絕的原因。
研究人員使用計算機模型分析了小行星如何在小行星帶的不同區域被拉離軌道並被吸引到行星上。 對13萬個模型小行星的觀察,以及在其他已知的撞擊天體身上看到的數據和行為,發現天體從小行星帶週邊到達地球的可能性比以前認為的要大10倍。
在撞向地球之前,導致滅絕的小行星與其他小行星一起在主小行星帶中繞太陽運行。 這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其內容物通常被引力保持在原位。 在這項研究發佈之前,科學家們認為很少有地球上的撞擊天體從該帶的外半部”逃出”。 但是,SwRI的研究人員發現,”逃生艙”可能是由熱力產生的,熱力將更遠的小行星拉出軌道,向地球的方向移動。
在小行星帶的這些最週邊發現的天體包括許多碳質球粒隕石撞擊體。 這些是深色的、多孔的和含碳的岩石,在地球上也可以找到。 在這項研究之前,其他科學家已經試圖瞭解更多關於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的資訊。 這包括對6600萬年的岩石進行檢查。 通過這樣做,地質學家發現希克蘇魯伯小行星的成分與今天的碳質球粒隕石相似。
在太陽系中,圍繞地球的許多天體與這顆撞擊物有著類似的構成,然而它們都小得多,直徑在一英里左右。 SwRI的研究人員使用NASA的Pleiades超級計算機來分析離太陽最遠的小行星是如何在數億年中演變的。 其中一個目的是要看看更大的小行星今天在哪裡。
該研究的研究人員之一威廉-博特克博士說:”為了解釋它們的缺失,過去有幾個小組類比了內太陽系中的大型小行星和彗星破裂,研究了對地球的衝擊浪潮,其中最大的一次產生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
“雖然這些模型中有許多具有有趣的特性,但沒有一個模型與我們對小行星和彗星的瞭解有令人滿意的匹配。 看起來我們仍然缺少一些重要的東西。 ”
通過研究這顆小行星的廣泛時間尺度,科學家們可以預測,一個直徑6英里的小行星可能每2.5億年撞擊一次地球。 他們的模型顯示,這些重要的撞擊天體中幾乎有50%都具有相同的碳質球粒隕石成分。
這項新研究的細節將發表在2021年11月的《Icarus》雜誌上。 研究作者之一,Simone Marchi博士將這些發現描述為”引人入勝”。
Marchi說:「研究小組的類比首次可以重現即將接近地球的大型小行星的軌道。 我們對希克蘇魯伯撞擊體來源的解釋與我們已經知道的小行星如何演變的情況非常吻合。 ”
根據共同作者David Nesvorný博士的說法,新的發現可以讓科學家瞭解其他可觀的小行星。 他說:「這項工作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希克蘇魯伯撞擊的性質,同時也告訴我們地球深處的其他大型撞擊體可能源自何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