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持續降價的背後:”第一性原理”
維持特斯拉運轉的核心是銷量,加強供應鏈帶來規模效應和成本優勢,降低價格覆蓋更多使用者,是特斯拉公司的”第一性原理”。 有人打趣,特斯拉國產化帶來的「鯰魚效應」已經朝著「鯊魚」進化。
不久前,特斯拉 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再度降價,下調 1.5 萬元,調整后的價格為 23.59 萬元(補貼後起售價)。 相比兩年前,國產 Model 3 正式開賣的 35.58 萬元售價近乎腰斬。
去年,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看到Model 3在一線城市持續攀升的銷量,對特斯拉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攪動,曾用”滅頂之災”來形容。
特斯拉每一次大降價,總有特斯拉車主聚集在門店拉橫幅要維權;新使用者也將會不會降價作為購車的一大考量,自嘲”都不容易。 ”
相比於友商,特斯拉電動車能「一降再降」的原因是什麼,其背後的邏輯又是怎樣的?
一再降價,為什麼?
資本市場對於特斯拉態度的轉變來自 2018 年,特斯拉走出”產能地獄”,交付不斷創新高,實現持續盈利,股價也跟著起飛。 對於每一家車企來說,產能是活下去的資本,銷量是終極目標。
國產 Model Y 上市被認為是特斯拉發力中國 SUV 市場,補齊產品線的一個動作。 據 CIC 報告,從 2016 年到 2019 年,中國 SUV 銷量以 1.5%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滲透率從 38.9%增加到 45.4%。 從 2020 年到 2024 年預計將以 3.9% 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到 2024 年將達到 49.2%的滲透率。
今年以來,Model 3 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並不穩定。 根據乘聯會數據,4 月的月銷售量(交付量)6438 輛,與 3 月相比,下降了 74%。 對此「慘澹」的銷量,李想認為這是產線調整的影響,”下個月 Y 又是第一了。 ”
如其所料,Model Y 在 5 月銷量為 12728 輛(位於第二,領先 Model 3)。 換言之,特斯拉試圖將Model Y打造成Model 3之後的另一個「爆款」。。
2021年開年,國產Model Y更是開售就降。 國產 Model Y 長續航版起售價為 33.99 萬元,Model Y Performance 高性能版起售價為 36.99 萬元,分別比早前公佈的 48.8 萬元和 53.5 萬元下調 14.81 萬元、16.51 萬元。 價格優勢吸引下,Model Y 銷量增長迅速。 數據顯示,特斯拉用了 5 個月在中國市場銷售 34557 輛 Model Y,這一數字超過 Model 3 的 3.08 萬。
令人意外的是,特斯拉 7 月在中國銷量降至 8621 輛,其中 Model 3 6477 輛,Model Y 2144 輛。 較 6 月份下跌近 70%。 單單從這一數據,是否意味著特斯拉正在失去中國這個最大市場?
答案不然。
對於這個數據,馬斯克在 Twitter 上說,這個季度前半季為出口努力,後半季為本土市場(中國)努力,當然也受到晶元供應鏈限制的影響。
根據乘聯會數據,7 月上海工廠出口量突破 2 萬輛,環比增長 385%。 算上出口量,由中國製造的特斯拉整體銷量與上月無差。 特斯拉曾在今年 Q2 電話會上表示,美國市場需求強勁,考慮全球平均成本優化,上海工廠已經成為主要汽車出口中心。 此外歐洲市場需求超出供應水準,但在柏林工廠投產之前,會擴大向歐洲出口規模。
7月8日,國產Model Y標準續航版開啟預定,起售價為27.6萬元。 隨著8月、9月開始交付,Model Y在國內的銷量或將迎來反彈。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採訪中表示,「無論是降價還是推出低價車型,特斯拉必然是要將國產車型的價格降到 30 萬元內,因為這樣才能享有補貼,吸引消費者購買,最後都是為了衝量。 這已經是特斯拉的常用策略。 ”
值得注意的是,反觀國內新造車企業,7 月小鵬和理想刷新各自的月交付記錄,均首次突破 8000 輛。 新造車廠商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逐漸縮小與特斯拉的差距,後者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
埃隆·馬斯克曾在 2020 年 Q2 電話會上說,”特斯拉價格還不夠親民,想讓更多人享受科技帶來的福利。 通過降低單車利潤,提高出貨量,基於龐大的使用者基數,特斯拉後續可以在軟體和服務上探索更多可能性。
比如知名分析師、Loup Ventures 聯合創始人人吉恩·蒙斯特認為,十年之後,FSD(完全自動駕駛)每年帶來的營業利潤將超過 1000 億美元,光是這項服務的市場價值就將達到 8500 億美元。 同時更多使用者提供更多測試數據,數據通過計算轉化成為對車輛的決策和控制,進一步完善 FSD。
“第一性原理”的踐行者
拿國產 Model Y 來說,甚至出現車還沒交付就已降價的現象。 在正常的交易邏輯里,供過於求才會降價。 對此,蔚來汽車CEO李斌曾表示,特斯拉是按照成本定價,成本下來就降價了。
電動化導致汽車成本發生重構。 純電車成本結構中,電池成本最高佔到38%。 Model Y 標續版搭載的是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和單電機,長續航版 Model Y 搭載的是 LG 提供的三元鋰電池和雙電機。
磷酸鐵鋰電池在成本上比三元鋰電池低 20% 左右。 Model 3 在去年 10 月的那次降價主要也是因為車內電池由三元鋰換成了磷酸鐵鋰。
另外,國產特斯拉降價也是零部件國產化的過程。 根據平安證券在去年 10 月份的報告,Model 3 的國產化率接近 70%,國產化率較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車身底盤、內外飾等傳統零部件以及汽車電子中的硬體部分。
過去一年,特斯拉在電機、電控等核心零件進行了國產化。 零部件降價給 Model 3 帶來 1.5 萬的降價空間。 平安證券曾經預計,不同版本的Model 3在實現100%國產化後會比美版的成本低23%-29%。
上述分析師吉恩·蒙斯特也認為,在中國製造一輛電動車的成本是特斯拉平均成本的 1/3,當前 Model 3 標續版的物料成本價僅為 13 萬元,再加上 6 萬元的結構成本,Model 3 的總成本僅為 19 萬左右,這意味著國產特斯拉仍有下調空間。 “特斯拉未來十年在中國的價格都將比世界其他地區低。”
這也意味著特斯拉降價能力的背後,核心是成本控制。 特斯拉在成本控制方面確實有自己的一套。 比如工廠自動化程度高,源於馬斯克對於工廠的理解是「生產機器的機器」。
相比 Model 3 價格「階梯式」下降,Model Y 被認為很有可能一步到位,據悉 Model Y 與 Model 3 已實現了零部件上的共用,共用率達到了 75%。 也就是說,Model Y 生產伊始,零部件的國產化程度就高,整車降價空間也多。
特斯拉正將中國供應鏈的紅利最大化。 出口是一個表現。 另外反映在財報中,帶動公司整體毛利上漲。 Q2 財報顯示,特斯拉總毛利為 24.1%,去年同期為 21.0%;汽車業務毛利為 28.4%,去年同期為 25.4%,環比 Q1 的 26.5% 也有上升。
當前特斯拉憑藉國產 Model 3 和 Model Y 兩款車型,切入 20-40 萬元的乘用車市場。 去年,李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毫無疑問,國產 Model Y 將與蔚來旗下的 ES6 和 EC6 直接競爭。 ”
與 Model 3 一樣,Model Y 也形成了不同價位的產品矩陣,在一些行業人士看來,Model Y 也將衝擊包括燃油車在內的整個汽車市場。
比如年初 Model Y 降價時,崔東樹認為,特斯拉 Model Y 與奧迪 Q5、賓士 GLC、寶馬 X3 的競爭關係會有明顯的變化,Model Y 的價格相對具有一定的優勢,會吸引更多的豪華車消費群體。 有分析師認為,Model Y 標續版降價 7 萬(對比長續航版),甚至會對十幾萬的油車造成衝擊。
特斯拉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掠奪和對燃油車市場池水的攪動,是過去幾年在產能上的積累,技術能力上的完善,以及品牌影響力擴大的”外化表現”。
維持特斯拉運轉的核心是銷量,如何加強供應鏈帶來規模效應和成本優勢,進而創造降價空間覆蓋到更廣的人群,也許是解決那個核心問題的最優路徑。 這也是馬斯克堅持的”第一性原理”,在這個全球最知名電動車品牌上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