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試水外賣社交 為什麼互聯網公司都向「微信」看齊?
一則美團試水外賣社交的詞條登上微博熱搜榜。 據悉,繼美團推出「商家群聊」后,美團圍繞外賣場景再次搭建了一個社交體系,該功能於7月份開始放量內測,名為「飯小圈」,是一款基於微信好友和通訊錄好友,建立社交關係的外賣分享平臺。
根據Tech星球的的內測來看。 美團的”飯小圈”在玩法上和朋友圈相像,只不過美團分享的內容僅限於外賣訂單,在飯小圈裡,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好友又出了什麼美食,推薦了什麼美食,還可以對該訂單進行評論和點讚。 不僅如此,還可以點擊”跟著吃”,和好友吃同樣的美食,一方面,可以增強”飯友”之間的交流,另一方面又是商家的一個重要流量入口。
當然,使用者也可以自己親自分享外賣訂單。 據悉,用戶開通「飯小圈」后,系統將根據使用者的勾選情況自動分享30天內的最近的2條外賣訂單。 並且在使用者的外賣訂單支付成功否認2分鐘后,美團會將訂單自動分享到飯小圈,不過使用者如果不願意分享,在支付成功頁面可取消,也可到飯小圈裡刪除分享的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在未來,飯小圈可能還會增加即時聊天功能,滿足使用者的社交需求。
對此,網友們議論紛紛,但大都是不支持的態度。 有網友表示:「好好送飯,別整些沒用的」「有社交就出去吃了,誰點外賣呀」」我可不想吃個8塊錢的外賣還分享到圈子裡去,人家吃上百塊錢的外賣才是享受生活,我們這叫應付生活「還有網友一針見血指出」這不就是淘友圈拼小圈嘛? 沒人用的社交功能,所有的社交軟體最後都是…… 加個微信”
原來兜兜轉轉,微信才是最大贏家。 但除去結果不說,為什麼互聯網大廠都想做社交呢?
先是2020年拼多多上線主打真實評價的”拼小圈”,后又有淘寶的”淘友圈”,再是京東的”京友圈”現在是美團的”飯小圈”。 不難看出,這些功能的設計很大一方面都是為了發展成以APP為紐帶的社交網路。 而之所以想向「微信」看齊,就是想給自家的APP構築一個生態的護城河。
但目前形成這種護城河的並不多,微信算一個。 其實微信發展到如今社交APP的龍頭位置,並不是因為它有多麼強大的核心技術,多麼完美的社交功能,而是因為它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社交網路。 哪怕微信你覺得不好用,但還是得一直用它,因為割捨微信的成本太大,並且你早已在這裡形成以你為中心的社交網路。
然而,並不是所有互聯網企業都能夠形成社交網路的護城河。 該領域專業人士張抗抗曾就滴滴舉例表示,雖然滴滴有龐大用戶群體,有完善的軟體的體驗和功能,覆蓋到中國絕大部分城市。 但乘客與乘客之間,車主與車主之間,乘客與車主之間都沒有形成社交網路關係,本質上還是車主與乘客之家”用完就刪”的單次關係。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看似體量很大,早已站穩位置的滴滴,實際上它的護城河卻幾乎沒有。 在滴滴下架的時間里,滴滴以前的使用者用高德地圖,百步地圖,曹操出行,T3出行…… 各色的出行打車軟體。 既然不是滴滴,也還會有下一個「滴滴」,那麼滴滴又有什麼不可替代性呢? 不過這並不是一個十分恰當的例子,因為網約車行業天然不適合構築社交網路,滴滴曾經也是想過”構築以滴滴為核心的社交網路”,但因為涉及使用者的隱私安全和人身安全還是被叫停了。 不過顯然滴滴在其他方面的護城河也並沒有發展起來,所以他並沒有區別於其他網約車的本質東西。
這也就是為什麼各大互聯網公司都想形成社交網路效益,構築自家的護城河。 沒有拼多多,還會有淘特;沒有淘寶,還會有京東;沒有美團,還有餓了么,行業里位居第二第三的甚至沒有出現過的,都在”眼巴巴”等著上位呢。 這不得不讓互聯網大廠時刻保持警惕並步步為營。
當然,護城河構築方式也不止「社交網路」這一種,獨家的核心技術(京東的物流),已經成型有規模的業務鏈團隊(美團覆蓋全國的騎手團隊)這些都是互聯網大廠的護城河,只是社交構築的成本更低,而且一旦成功形成,其效果會更好更大輻射得也會更廣,再者人是社會關係網中的人,讓使用者最離不開的,能夠讓用戶產生超強的黏性的,就是有歸屬感的社交網路圈子。
除此之外,社交網路是企業發展的一大跳臺,正如免費使用的微信給騰訊帶來的,其實是整個平臺的生態鏈,是支付場景,是遊戲場景,是巨額的流量入口。 所以各大互聯網大廠都一直在社交上奮力一搏,在互聯網時代,可以說,誰能抓住社交,構築起社交網路,誰就比同行業競爭對手起步更早,優勢更多,發展得更加有利。 簡直是可以被稱為互聯網公司”財富密碼”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