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句話」+5.87億元 鴻海就能入局第三代半導體?
2021年8月12日,8月5日下午,鴻海與旺宏共同舉辦簽約儀式,鴻海將以新臺幣25.2億元(約合人民幣5.87億元)購買旺宏位在中國臺灣地區新竹科學園區的6英寸晶圓廠廠房及設備。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取得6吋晶圓廠後,鴻海將用來開發與生產第三代半導體,特別是電動車使用的SiC(碳化矽)功率元件。
對於鴻海科技來說,這次收購第一滿足了其戰略佈局的需要,第二便宜。
鴻海的「3+3」策略主要包括「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一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 通過此次收購實現對電動車和半導體行業的佈局是沒問題的。
比起直接收購或者新建一條第三代半導體產線,這樣收購一個老舊的6吋晶圓廠成本是很低的。
那麼如果一個其它行業的廠商想入局第三代半導體,難度有多大呢?
一句話就行。
旺宏的六吋晶圓廠
在介紹這個晶圓廠之前,有一個重點要先說明一下:
旺宏電子的這座6吋晶圓廠此前從未生產過SiC晶元。
旺宏電子的業務大致可以分成四個部分,NAND、NOR、ROM、FBG(foundry business group)。 其中NAND、NOR和ROM屬於存儲晶片,或者更具體來說這三類存儲晶元屬於矽晶片。 而FBG是指他的晶圓代工。
放眼望去,在旺宏電子的業務里並沒有什麼第三代半導體的影子。 而且旺宏電子一般也不會被當做第三代半導體廠商。
靠「一句話」入局第三代半導體
如果說鴻海從一家第三代半導體廠商手裡收購了一個廠房,由此和第三代半導體產生聯繫,這樣似乎很好理解。 但現在的情況是,鴻海從一家存儲晶元或者具體來說是一家矽晶元廠商手裡收購了廠房,那麼他是怎麼和第三代半導體扯上關係的呢?
對於熟悉半導體行業的朋友可能會知道,我們常說的6吋晶圓廠,這個”6英寸”指的是晶圓尺寸。 晶圓尺寸越大,晶圓面積也就越大。 晶圓面積大了也就意味著每塊晶圓能生產出更多的晶元。 因此晶圓尺寸越大,生產效率也就會越高。
在矽晶圓行業,6英寸晶圓代表著落後的生產力,大多數廠商都在朝著8英寸和12英寸方向擴展。 旺宏電子也是其中之一,本次旺宏電子出售晶圓廠的理由也是:為提升先進技術及國際競爭力,將專注發展12英寸晶圓廠並著重3D NAND及先進NOR Flash 研發製造。 而也有很多廠商選擇讓6吋晶圓廠直接退休,在2010至2016年間,約超過20座6吋晶圓廠關閉。
但對於第三代半導體SiC來說,6英寸還是個不錯的尺寸,雖然產能不如業界最好的8英寸,但畢竟還是業界的第二梯隊。 以意法半導體為例,意法半導體於上個月宣布製造了首批200mm(8英寸)SiC晶圓。 意法半導體介紹:與 150mm(6英寸)晶圓相比,200mm(8英寸)晶圓可增加產能,將製造積體電路可用面積幾乎擴大1倍,合格晶元產量是150mm晶圓的1.8-1.9倍。
簡而言之,6英寸對於矽晶圓那邊就是準備退休或者已經退休。 而對於SiC晶圓這邊,目前仍能成為中流砥柱。
那麼這時就有個關鍵問題了,這兩邊的「6英寸」通用嗎?
就以旺宏的6吋晶圓廠來說,通過設備的升級、更新、調整等手段是可以在將來生產SiC的。
關鍵在於目前這個廠還沒有生產SiC。 本次交易產權轉移預計於2021年底前完成,也就是說鴻海要在大概2021年底才能拿到這個廠。 而這個廠真正開始生產第一片SiC晶元,是更久之後的事了。
也就是說,僅僅是一句「取得6吋晶圓廠後,鴻海將用來開發與生產第三代半導體」,一些人就已經把鴻海當成第三代半導體廠商了。
關於本次交易
對於旺宏電子之前就有消息稱,旺宏原本計劃在2020年底關閉這座6吋晶圓廠,鼓勵客戶投片旗下8吋晶圓廠。 但因疫情和中美貿易關係的影響,晶圓漲價,關閉的事情就被拖延了。
對於矽晶元來說,6英寸比起12英寸生產效率上差太多。 因此旺宏想把產能轉移到12英寸,逐漸拋棄6英寸和8英寸。 而且此時正趕上晶圓漲價,能把二十多年的老晶圓廠賣個合適價錢,對於旺宏來說很划算。
對於鴻海科技來說,這次收購第一滿足了其戰略佈局的需要,第二便宜。
鴻海的「3+3」策略主要包括「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一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 通過此次收購實現對電動車和半導體行業的佈局是沒問題的。
比起直接收購或者新建一條第三代半導體產線,這樣收購一個老舊的6吋晶圓廠成本是很低的。
結語
試想一下,如果旺宏電子沒有出售這個6吋晶圓廠,而是宣佈將6吋晶圓廠改為生產SiC晶元。 那麼在旺宏電子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旺宏電子是否已經成為了新能源、第三代半導體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