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礦進展不順 特斯拉明年部分鋰供應將延遲
由於一家新供應商在北卡羅萊納州的採礦專案進展落後於計劃,特斯拉明年的電池原材料鋰供應將遭遇延遲。 為了加快推動交通運輸車輛向電動電池作為動力的轉型,特斯拉正在加強對電池原材料供應鏈的參與。 儘管自己剛開始自主生產電池,但特斯拉一直在積極採取行動,以確保其電池供應商獲得電池原材料鋰、鎳、鈷和其他礦物質的穩定供應。
最近,特斯拉加強了與礦業公司的聯繫,與他們簽訂合約,希望推進電池原材料採礦項目的發展,以增加動力電池關鍵原材料的供應。 特斯拉這一策略,幫助這些公司籌集了資金,加快了他們採礦項目的推進。
去年,特斯拉與在北卡羅來納州開發鋰電專案的Piedmont Lithium公司就簽署了這樣的協定。 按照該協定要求,在至少五年內,特斯拉將購買Piedmont每年約三分之一鋰輝石產量的,首批交付時間計劃在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之間。 但從現在情況看,這一計劃時間被推遲了。
Piedmont在當地時間周一發佈的最新消息中證實,該公司現在仍未向監管機構提交採礦許可申請,而且最終的可行性研究預計將於2021年下半年進行。
據稱,Piedmont已經向路透社證實,它向特斯拉的首批交貨時間已經推遲。 首批交貨時間推遲到何時,該公司並沒有說明。
特斯拉上周曾表示,預計將在明年年底前達到100 GWh的新電池年產量水準。 鑒於發生的新情況,這一計劃能否實現將有待觀察。 (天門山)
相關閱讀:
21世紀經濟報導 吳斌
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迎來一場腥風血雨。
當地時間7月29日,澳大利亞鋰礦生產商Pilbala礦業舉行首次鋰輝石線上拍賣,拍賣物為1萬噸鋰輝石精礦,共有30多家企業參與競拍。
這場拍賣極為火爆,在3小時的拍賣裡,各方共進行了62次競拍,其中17名競拍者”興趣強烈”。 最終這批鋰輝石精礦拍賣價被抬到1250美元/噸,加上運費到國內價格為1315美元/噸,創下歷史新高。 若按這一拍賣價計算,碳酸鋰成本將會超過9.7萬美元/噸,遠遠超過約9萬美元/噸的現貨價格。
搶鋰大戰火熱進行的同時,傳統汽車製造商也正在抓緊「囤貨」。。 8月2日,法國汽車製造商雷諾(Renault SA)和德澳初創公司Vulcan Energy Resources簽署了為期五年的鋰供應協定,電動汽車製造商希望未雨綢繆。
雷諾表示,希望到2030年,其90%的車型都是全電動的。 從2026年開始,Vulcan將利用其在德國的地熱鹵水礦床,每年向雷諾供應6000至1.7萬噸鋰。 如果雙方同意,這份為期五年的協定還可以續簽。
鯨平臺智庫專家、汽車公社主編石劼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由於鋰礦、鈷礦等儲量的有限性和分佈的局限性,有可能在電動車市場做大后成為瓶頸,如果沒有全盤掌控能力,汽車製造商可能會因此”翻車”。
傳統汽車製造商「組團」發力
發力電動汽車的汽車製造商正像雨後春筍般噴涌而出。
當地時間7月22日,賓士汽車製造商戴姆勒計劃到2030年投資逾400億歐元(470億美元),準備在全電動汽車市場上與特斯拉抗衡。
戴姆勒還表示,從2025年起,所有新的汽車平臺將只生產電動汽車。 隨著電動汽車產量增加,公司將與合作夥伴共同建立八座電池工廠。
戴姆勒首席執行官Ola Källenius表示,”我們真的很想爭取…… 在這個十年結束的時候,即使不是全部都電動化,也會佔據主導地位。 到2025年,傳統內燃機技術方面的支出將接近零。 ”
其他汽車製造商也雄心勃勃。 吉利汽車旗下的沃爾沃汽車已承諾,到2030年實現全電動化;通用汽車則表示,希望到2035年達成全電動化。 菲亞特克萊斯勒 (Fiat Chrysler) 母公司Stellantis表示,其目標是到2030年,公司超過40%的美國汽車實現低排放;福特汽車此前已表示,計劃到2030年,全球汽車銷量中至少有40%是全電動汽車。 這些製造商都在試圖縮小與領頭羊特斯拉的差距。
投資方面,今年6月,諮詢機構AlixPartners將全球2030年前的電動車行業投資預期上調至3300億美元,較該機構去年做出的預期提升41%。
而為了爭奪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特斯拉則祭出了降價大招。
7月30日特斯拉宣佈,即日起,在中國出售的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的價格下調15000元人民幣,調整后的補貼後起售價為23.59萬元人民幣。 Model 3目前是特斯拉在中國銷售的主力車型,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該車型已經5次降價。
風投研究公司Loup Ventures分析師蒙斯特(Gene Munster)表示,在中國製造一輛電動車的成本是特斯拉平均成本的1/3,這意味著特斯拉在華的汽車價格仍有下調空間,也意味著特斯拉必須拿出比美國市場更低廉得多的價格,才能打贏這場”價格戰”。
特斯拉霸主能做多久?
儘管新能源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但特斯拉能否持續保持領頭羊地位還是個疑問。
摩根士丹利7月底公佈的一份報告顯示,特斯拉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仍處於穩固的領先地位,其他競爭對手還差得遠。
具體來看,特斯拉今年迄今已售出382,831輛汽車,市場份額為21%。 排名第二的通用汽車今年的市場份額為12%,銷量達到221,486輛。 大眾汽車以10%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銷量為183197輛。
展望未來,大摩看好特斯拉前景。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dam Jonas表示,特斯拉「不僅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汽車公司之一,也是最賺錢的公司之一。 他維持了特斯拉股票的「增持評級」和900美元的目標價。
但在大眾等一系列傳統車企的挑戰下,已經有分析師為特斯拉的前景感到擔憂。 儘管特斯拉仍是明顯的市場領導者,但隨著其他汽車製造商紛紛推出電動汽車,進軍該領域,他們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以傳統汽車龍頭大眾為例。 7月13日大眾CEO赫伯特· 迪士尼(Herbert Diess)介紹了NEW AUTO計劃,到2030年,預計大眾一半的銷售量將是純電動汽車,到2040年,在市場上投放的新車幾乎百分百是零排放的。
而在今年4月,大眾汽車還召開了公司歷史上的首次”能量日”(Power Day)活動,披露了公司未來十年在電池與充電技術方面的路線圖。 光是在歐洲,預期到2030年公司將建立6座總產能達到240 GWh/年的超級電池廠。
新能源行業走向何方?
在全球碳中和的風口之下,各國政府大力支援新能源行業發展,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歐盟提議從2035年起禁止銷售新汽油和柴油車,美國在今年的全球氣候峰會上承諾,到2030年將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50%至52%,中國也發佈了一系列政策支援新能源行業發展。
高盛在7月底發佈的一份「能源需求未來」的報告中表示,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僅佔目前汽車總量的1%,但預計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升至13%,2040年將升至32%。
高盛還表示,未來電動汽車在美國的部署和採用將大幅增加,尤其是在2025年後。 根據高盛分析師的預測,純電和混合電動車的年銷量將從2020年的3.64萬輛增長至2030年的720萬輛,到2040年這一數據將增長至1250萬輛。
展望未來,高盛預計,整車廠和公用事業行業的長期供應商整體上可能會受益。 “電力需求的加速增長對更廣泛的公用事業行業是一種積極的影響,儘管相關影響要在2025年後才能達到最大。 包括愛迪生國際(EIX)、森普拉能源(SRE)這樣的輸電公司以及類似NextEra Energy(NEE)、NextEra Energy Partners(NEP)這樣的清潔能源公司都將從中受益。 ”
但需要注意的是,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過程也面臨一系列問題。
諮詢機構AlixPartners警告稱,大幅加碼的投資已經超出了消費需求增長的速度。 目前電動車銷量大約佔全球汽車銷量的2%,預期到2030年將達到24%,但為了滿足預期中增加的產能,這一數位可能需要達到34%。
此外,裁員問題也不容忽視。 對於從燃油車到電動汽車的轉型之路,戴姆勒已經警告,技術轉型將導致裁員,與內燃機汽車相比,電動汽車的零部件更少,因此需要的工人也更少。
(作者:吳斌 編輯:李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