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太黑科技助力中國游泳隊在東京奧運會奪兩金
電影《西虹市首富》中,主人公”王多魚”曾經投資了一個神扯專案叫”陸遊器”,能讓人在陸地游泳。 實不相瞞,現實里咱們還真有個類似”神器”,由中國航天技術提供支援。 在它的説明下,中國游泳隊在東京奧運會上勇奪兩枚金牌,還打破了世界紀錄。
據@中國航太科技集團29日消息,在中國游泳隊備戰期間,航太九院13所時代光電公司把應用在天上飛的慣性技術成功嫁接在游泳訓練中,通過數據分析幫助運動員科學制定訓練方案,為提高成績提供科學支援。
6名中國游泳世界冠軍參與試驗,其中就包括此次奪金的張雨霏與楊浚瑄。
航天技術用於游泳專案,真就「上可摘星,下可入海」,這份夢幻聯動,沒想到吧?
試驗中的楊浚瑄 圖自微信公眾號”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
7月29日,從東京奧運的賽場上接連傳來中國游泳隊的喜訊:
中國選手張雨霏先在女子200米蝶泳決賽中獲得冠軍,為中國游泳隊贏得本屆奧運首枚金牌,同時打破奧運紀錄;
僅僅80分鐘后,她再與隊友楊浚瑄、湯慕涵、李冰潔,一起拿下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的冠軍,並再次打破世界紀錄。
圖自IC photo
萬萬想不到的是,這兩塊金牌中竟然還暗藏著中國航天技術的”汗馬功勞”。
據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介紹,早在2019年12月,國家體育總局便向航太九院發出專案需求,希望利用先進航天技術研發出精密測量產品,説明游泳運動員加強訓練科學性,提高競賽成績,接下這個任務的是九院13所時代光電公司的運動測量團隊。 時代光電公司是我國重要的慣性技術及產品研發基地,一直為我國各型號火箭和航太飛行器提供高品質光纖慣組及光纖速率陀螺。
在游泳專案上,傳統的影像記錄等手段不能定量獲取運動員全部運動資訊,尤其是無法對關節間轉動這樣微小的變化進行有效辨識。 時代光電公司把應用在天上飛的慣性技術成功嫁接在游泳訓練中,利用慣導分系統得到運動員每一秒的姿態、呼吸情況以及在泳池裡每一次往返的劃頻、劃幅、劃次、轉身時間等多項技術參數,實現了對每個動作的精細量化評估。
今年上半年,在國家游泳隊緊鑼密鼓備戰東京奧運會期間,運動測量團隊攜帶自研運動測量產品,配合國家游泳隊開展了運動員風洞試驗。 張雨霏、楊浚瑄、徐嘉余、劉湘、閆子貝、余依婷等6名世界冠軍參與試驗。
試驗類比游泳過程中所受流場,開展典型游泳速度下不同技術動作姿態和阻力的測試,探明典型游泳速度下,運動員不同姿態所受阻力的規律,為教練團隊確定訓練方案、改善運動員身體流線型、優化技術動作提供科學依據。
張雨霏穿戴好測量設備準備開始試驗
從外形來看,這款運動測量產品和電影裡的「陸遊器」還真是有點像,不過@國資小新 調侃這絕對是”王多魚不敢投資的陸遊器”。
而網友則是看傻了:航天技術竟然在中國游泳隊訓練中發揮了作用,這是什麼夢幻聯動? 真是未曾設想過的道路。
實際上,幫助中國奧運代表團奪冠的航太技術不止一項,除了捕獲精細動作的慣性技術,在賽艇專案上還有一項航太「黑科技」——風洞。
據中國航天氣動院介紹,2019年針對四人賽艇風洞試驗專案的要求,航太11院的低速風洞實驗室成功開發了三維力測量平臺,通過風洞試驗研究了運動員抓水、驅動、出水、回槳等不同動作姿態的氣動力大小,以及四名運動員不同編隊組合對氣動阻力的影響,助力奧運訓練和比賽,提高我國運動員競技成績。
賽艇隊青年隊員在低速風洞內試訓
在28日舉行的東京奧運會賽艇女子四人雙槳決賽中,由陳雲霞、張靈、呂揚、崔曉桐組成的中國隊一騎絕塵獲得冠軍,也得益於此。
圖自視覺中國
此外,為備戰2022北京冬季奧運會提供科技助力,航太11院利用在航太領域多年累積的設計與風洞測試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科研成果,將航太空氣動力設計與測試技術應用於多項奧運比賽專案,有針對性地自主開發出多套國內領先的高精度測試平臺,解決各類奧運裝備不同測試需求的難題。
去年10月25日,由航太11院承建的國內首座體育綜合訓練風洞,在中車二七國家冰雪運動科訓基地正式啟用,填補了國內沒有專門用於體育訓練測試的大型綜合風洞的空白。
體育風洞總體外觀
這座風洞由二七廠柴油機試驗站改造而成,體現了我國「綠色辦奧」的宗旨,性能上也處於同行業領先水準,在流場品質、測試精度等方面優於已知的國外類似風洞。
此外,該體育風洞還是一個「訓練+科研」的雙功能風洞,不僅能進行模擬訓練,還能精確測量各種試驗數據用於研究,提升訓練質效。
當前諸多奧運專案已經演繹為運動員和科技裝備緊密聯繫的綜合競賽,利用科技手段助力奧運訓練和比賽能夠大幅提高我國運動員競技成績,已成為支撐奧運奪金的關鍵因素之一。
誠如很多網友總結的那樣,一國的體育實力離不開國家實力的展現,”到頂峰對決時實際就是國力的競爭,每一塊獎牌都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