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詬病」侵權的SHEIN 「無奈」的非標品產權保護
近日,SHEIN再一次陷入了抄襲風波。 不過這次抵制SHEIN的話題似乎在Tiktok上獲得了巨大的關注。 該媒體表示,就在上周,時尚品牌Elexiay的設計師在Twitter發文表示,SHEIN抄襲了他們Amelia上衣的設計。 Elexiay表示,原本售價為330美元純奈及利亞手工製作衣服,到了SHEIN這裡,用近乎相同相同的配色和設計再大規模生產,被投訴下架之前17美元就賣了。
當然,這不是SHEIN第一次被告侵權。
今年6月,SHEIN因賣的靴子和Dr. Martens品牌的產品很像被告,因為賣的耳環飾品和Kikay產品極其相似被告;2018年因牛仔褲的後口袋圖案設計和Levi Strauss很像,還把Levi’s改成LOVE被告… …
當然還有很多小型零售商投訴SHEIN侵權,那麼SHEIN為什麼一直陷入侵權風波? 對於快消品而言,面對侵權問題真的就一點辦法都沒有? 對此,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諮詢了跨境電商資深行業人士於先生(化名)。
“這事情得分兩個方面去看。” 於先生表示,一方面如今SHEIN的內部完全系統化,也就是說,SHEIN內部有無數個小組,每個小組去做單獨的研發、競品分析等,沒辦法確信所有產品都是純原創,SHEIN可以在流程上面進行管控,然而設計師的靈感來源於哪兒沒辦法考證,只能遇到問題一個個處理。
另一方面,法律不允許服裝公司為整個產品申請專利保護。 也就是說,設計師不能因為自家是做毛衣的就要求對所有毛衣進行版權保護,但是可以對區別於其他產品的特徵申請版權,如logo、圖案等。 對於原創者來說,想申請版權保護,就得把創意拆了。
“像Zara這樣的公司就是以跟蹤為主,去模仿沒專利保護的設計。” 於先生表示,如今是超快時尚時代, 大家比的是品牌行銷力,尤其在快消品行業里,品牌本身變得尤為重要,反而不是產品的成本。
儘管SHEIN一直被告侵權,但是不妨礙它成為服裝行業第一。 諸如服裝這種品類的維權的確難,很難界定非標品的原創界限。 不過面臨巨頭的「侵權」,獨立品牌設計師仍有途徑維權。
例如,設計師可以向品牌方發出警告信,也可以和品牌在法庭外達成和解,這樣可以迫使該公司從店鋪下架相關商品,還可以給設計師賠付一定的金額。
快消品企業有個顯著的”優勢”就是便宜,因此,面臨看起來差不多設計的服裝時,不能指望普通消費者在有更便宜的選擇情況下花幾百美金買原創。
提高原創版權意識沒錯,但是考慮到SHEIN的受眾人群和快消巨頭們的品牌影響力,對於獨立設計師們的維權之路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