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投下埃米炸彈:台積電的誇大宣傳該到頭了
自從去年英特爾被100%確鑿證據證實了在10nm製程上的延期,以及在7nm製程上全面落後於台積電,喪失全球製程領導地位後,大眾輿論對這家美國唯一從設計、製造到封測全覆蓋的半導體企業的態度,呈現出驚人的一致變化:
除了競爭對手和看熱鬧不嫌事大一樣的順便踩一腳,這種”批判趨勢”到最後似乎演變成——這家半導體頂級巨頭剩下的日子似乎屈指可數了。
技術創新層面遭遇的危機也蔓延至他們的財務數據上,從2020年Q1到2021年Q3,英特爾凈利潤連續3個季度下滑;而歷來作為數據中心市場的絕對王者,英特爾這一業務板塊的收入也在三個季度內持續下降。
2021年5月,權威市場調研機構 IC Insights發佈的《2021年Q1全球Top15半導體公司業績與排名》指出,英格爾雖然位列第一,但卻是所有廠商中唯一一家營收下滑的企業。
英特爾當然焦慮。 這種焦慮可能體現在:
受到資本市場巨大壓力,2021年年初突然換帥,重新啟用有40年製造技術履歷的派特· 基辛格(Pat Gelsinger)為新任CEO。
迅速接受了阿斯麥比自己更為先進的EUV製造工藝,用了大約兩個季度的時間修復了7nm技術。
在製造環節投入鉅資。 今年3月,派特· 基辛格正式公佈十分關鍵的”IDM 2.0″戰略,宣佈重返晶圓代工市場,同時宣布投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建兩座晶圓廠;5月再次宣佈,投資35億美元升級新墨西哥州工廠,投資100億美元在以色列興建的晶元廠,還計劃在歐盟建廠。
越來越多的英特爾半導體技術專家現身說法,為自己的製造技術正名,強調”每家晶圓廠的製程數據有對外宣傳的差異”。
當然,根據虎嗅平台的觀察和媒體反應,在國內大大小小的人工智慧、物聯網以及數據中心市場活動上,你能越來越多次看到英特爾出現的身影。
英特爾CEO派特· 基辛格
以重新奪回「製程節點」為目標的英特爾,今年3月發佈的「IDM2.0戰略」就以大手筆和「絕不放棄製造」的態度雖然引起產業重視,但因為表現不佳的財報狀況持續受到爭議;
而昨天,包括CEO基辛格在內的4位英特爾高級製造技術專家,再次通過大範圍公開英特爾的製程技術和實現路徑,向半導體產業投擲了一枚「新炸彈」:
英特爾的確在10nm和7nm有所延遲(如果感興趣,可以看我的這篇文章《英特爾退位,台積電稱王》),但在5nm節點上,英特爾自認為非但沒有延遲,反而會完成超越。
為了應對台積電等對手的「製程虛假宣傳」,以及糾正大家對製程的認知誤區,英特爾直接捨棄了”10nm,7nm,5nm,3nm”這一本質上由摩爾定律決定的說法,而是直接採用100%英特爾主觀視角的新命名體系——Intel7,Intel4,Intel3,Intel20A,Intel18A。
這一次公開的Intel20A,本質對應的就是5nm製程。 這是一個英特爾近2年來閉口不談的製程節點,相關時間計劃基本到7nm就戛然截止了。 英特爾首次宣佈將通過Intel20A,進入「埃米時代」。。
Intel20A背後兩大關鍵技術非常值得注意。 其中,這個製程將會採用全新的晶體管結構Gate-All-Around,並非是為22nm以下製程產品化立下汗馬功勞的FinFET結構。
換言之,這種應用了新材料的新結構晶元,將會對傳統製程概念,產生重大改變。 就如一位半導體技術專家告訴虎嗅:「這種新的材料結構,製程這些幾納米啥的就沒那麼大的關係了。 ”
英特爾新製程命名體系:快醒醒,客戶們
關於製程的命名問題,被產業詬病已久。
譬如我們曾在《英特爾退位,台積電稱王》這篇文章裡提及,業內不少工程師認為,英特爾在對待「納米」製程數字的態度更實在,甚至表示「英特爾的10nm晶元對標的其實是台積電的7nm,甚至比後者的7nm都好」。。
這也是基辛格上任后,多次在公開場合呼籲大家正確理解「製程數位」:
“包括英特爾在內,使用著各不相同的製程節點命名和編號方案,這些方案既不指代任何具體的度量方法,也無法全面展現如何實現晶片能效和性能的最佳平衡。”
這就像是車展上那些號稱自己晶元達到幾百幾千Tops的汽車,也像是加州每年發佈的《自動駕駛接管報告》——沒有統一測試條件和足夠的企業誠信度,就絕對不配說出”誰比誰性能好”的結論。
所以,英特爾這次興師動眾地更換了命名體系,美名曰:”讓客戶對整個行業的製程節點演進有一個更準確認知,進而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其實主要目的就是對付台積電和三星不那麼太靠譜的5nm和3nm製程名字。
2021年下半年將推出的Intel 7 (是不是至少看起來像是7nm? ),其實就是英特爾之前發佈的10nm Enhanced SuperFin;
2023年上半年發佈的Intel 4(至少看起來像4nm? ),其實就是英特爾之前PPT的7nm;
2023年下半年發佈的Intel3,其實就是英特爾之前PPT上的7nm+;
2024年上半年發佈的Intel20A(看起來像不像2nm? ),其實就是英特爾標準下的5nm;
2025年上半年發佈Intel18A,其實就是英特爾標準下的5nm+。
實際上,隨著晶體管結構的愈加複雜,早在21世紀初,產業內就開始對晶元的納米製程命名有了”分化趨勢”。
我們都清楚,微處理器是由以特定方式連接起來的數十億晶體管組成。 這些晶體管充當了「開關」的角色,負責處理電子數據的1和0。
基辛格解釋,在晶體管頂部有一個區域叫「柵極」,它決定了晶體管是開啟還是關閉。 而「製程節點」指代的是晶體管所需的數千個製造步驟組成的複雜方案。
而所有最頂級半導體公司幾乎都有同一個目標——讓這些晶元變得更小、更快、更便宜、更高能效——最好的例子莫過於蘋果的5nm製程晶片M1(有太多關於M1的測評可以去看,我也買了一台M1的MacBook Air,愛不釋手)。
最初,製程工藝「節點」的名稱與晶體管的柵極長度相對應,並以「微米」為度量單位。 隨著晶體管越變越小,柵極的長度越來越微縮,產業開始以納米為度量單位。
而關於製程命名改變的關鍵節點出現在1997年。
“隨著技術進步和應變矽(strained silicon)等其他創新技術的出現,除了縮小晶體管,更快、更便宜和更高能效也變得同樣重要。” 基辛格認為,從這時開始,傳統命名方法不再與實際的晶體管柵極長度相匹配。
換言之,晶體管尺寸在某種程度上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它們之間的”互連”等因素也不能忽略。
2011年,在英特爾推出FinFET晶體管結構技術后,行業進一步分化。 這是一種構建晶體管的全新方式,具有獨特的形狀和結構。
這個結構就是將停滯不前的22nm繼續往下縮進的關鍵技術。 但要很顯然,從22nm開始,不要說大眾,就連產業內對製程數位的理解與它的實際”座標”也開始逐漸脫離。
這也是英特爾如今建立新命名體系的根本緣由。
正如虎嗅之前在採訪工程師時得到的答案:「英特爾在製造工藝標準制定上相對更激進,要求也更高。 但的確製程延遲了1~2年,說落後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追趕的可能性。 ”
但英特爾這次大刀闊斧的製程更名,也許不是不相信自己,而是嗅到了市場和資本已經被”命名”困惑已久(譬如開頭),甚至依此來做出商務判斷的殘酷現實。
不過我們想到了一個問題——即便推出了新命名產品,客戶沒有理由不問一句:”你這intel7到底幾納米? 對標的是台積電的幾奈米? ”
說實話,我們更想知道英特爾在遇到這個問題時怎麼回答。
誓死捍衛摩爾定律?
基辛格在這次可謂是極為詳盡的”製程技術科普會”上,至少提了三次關於”摩爾定律不會消亡,英特爾會通過各種方法,如改材料、晶體管結構,以及封裝等角度,繼續來延續摩爾定律”的決心。
實話講,除了這個意味深長的新命名體系,英特爾最有趣且最應該受到關注的產品,毫無疑問是Intel3之後的Intel20A。
(當然,Intel4 將作為第一批應用阿斯麥高數值孔徑(High-NA)極紫外輻射光刻技術(EUV)的處理器也倍受矚目,但象徵意義不如Intel20A。 )
Intel 20A(5nm)之所以被英特爾稱為歷史上製程技術發展的下一個分水嶺,是因為它是第一塊應用英特爾兩大「開創性技術」的晶元:
替代FinFET的全新晶體管架構 Gate-All-Around(英特爾把它命名為RibbonFET)
能夠解決「互聯瓶頸」的電能傳輸系統PowerVia。
FinFET技術的重要性已經無須贅述。
它是加州伯克利大學電子工程與計算機專業教授胡正明在1999年研發出的 3D 晶體管技術(鰭型晶體管)。 英特爾之所以能在 12 年後率先量產出 22nm 晶體管,台積電與三星順利過渡至 16/14nm 製程節點,FinFET功不可沒。
正是這項「發明」,摩爾定律才得以「延壽」數十年。
但是,隨著製程從5nm持續縮進至3nm,半導體製造專家們發現,進一步減少 FinFET 尺寸,就越來越受到驅動電流和靜電控制的限制。
而將要替代它的Gate All Around的常用名為GAAFET(全柵場效應管),它使用柵極包圍的帶狀通道,從而能實現更快的晶體管切換速度和更好的控制。 因此,在更小的佔用空間內,可具備更高的性能。 三星在2020年曾宣佈將在3nm製程晶元上應用這一架構。
與 FinFET不同的是,在 FinFET 中,較高電流需要多個並排的鰭片;GAA 晶體管的載體能力主要是通過垂直堆疊幾個納米片(上圖),而柵極材料主要是包裹在溝道周圍來提高的。 納米片的尺寸可以按比例縮放,以便晶體管可以按照要求的特定性能進行調整。
聽起來,「納米片」的概念其實理解起來並不是那麼困難;而且實際上,這項技術已經被研發多年。 但其之所以不受業內「重用」主要瓶頸就在於「材料」。
根據泛林半導體給出的解釋,GAA晶體管是通過「交替矽」和「矽鍺外延層」的超晶格來製作的,這是構成納米片的基礎,此外製作工藝相對複雜,可能需要釕、鉬、鎳等各種合金新材料進行沉積、蝕刻、填充。
一位半導體專家這樣給虎嗅總結:「它(GAA)將對半導體的基底材料進行更改,半導體連接的材料也要進行更改。 同時整個晶體管的物理結構也要變化。 ”
因此,帶領團隊開發這項技術的Sanjay Natarajan博士將英特爾的GAA——RibbonFET稱為一次”晶體管性能上的重大飛躍”,並非虛話。
根據測試晶元結果,他們預計RibbonFET晶體管帶來的性能和密度提升,將超過當下的FinFET晶體管。 而Intel 20A將是應用RibbonFET的第一枚晶元。
而電能傳輸系統PowerVia則是英特爾工程師開發的一項獨特技術。 Sanjay Natarajan博士作為這項技術的開發負責人,指出半導體晶體管結構中存在的最大傳統問題之一便是”布線效率低下”。
“傳統互連技術是在晶體管層的頂部進行互聯,經常產生電源線和信號線的互混,導致了佈線效率低下,進而影響性能和功耗。”
他們的解決方法,便是把電源線置於晶體管層的下面(也就是晶圓的背面)。 通過減少晶圓正面的電源布線,騰出更多的「空地兒」用於優化信號佈線,並減少時延,實現更好的電能傳輸。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項將用於Intel20A的關鍵技術,雖然不可避免被人詬病為”仍然處於PPT狀態”(畢竟還都是PPT),但英特爾的專家們展示了這些測試晶元的掃描電鏡圖像,顯然經過了一系列測試。
就像上面所說,它們的成功應用,將決定著英特爾是否能在5nm這個關鍵節點上進行反超。
從時間來看,很明顯,2019年時PPT上規劃的”2023年實現7nm++”,與這次規劃的”2024年實現Intel20A”沒有多少間隔。 也就是說,依然有機會在5nm這個節點上翻盤。
英特爾2019年10月的製程產品規劃圖
如基辛格所說,英特爾Intel20A在2024年的問世與兩大關鍵技術的真正應用,將標誌著半導體”埃米時代”(1埃米=0.1納米)的啟幕。
現在來聽,其實更像是英特爾在向外界喊話:你們以為我還想在「納米時代」爭奪領導權? 不,我們要進入一個比納米更小的單位去爭奪話語權了。
寫在最後… 希望不是PPT
但話說回來,既然完全改變了以納米為單位的命名體系,而且晶體管結構和材料正在發生下一輪巨大變化。 此外,英特爾也在從封裝技術層面提高晶元的頻寬密度和能效……
這一切難道不是意味著,所謂的納米還是埃米的數位單位,已經越來越沒意義了嗎?
英特爾嘴上說在捍衛摩爾定律,其實已經認識到不能再依靠摩爾定律。
如今,Intel20A的製造工藝雖然官方說拿下了高通這個大訂單,但距離2024年變數還有很大。 我們雖然覺得英特爾這場發佈會的意義重大,並且產品規劃讓人沒有異議,但是PPT能夠轉變稱真正的產品,還是需要實物說話。
畢竟,當年延遲了4年的14nm產品,當時PPT做的也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