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追蹤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的起源 確定其是”黑暗原始小行星”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引發了大規模的滅絕,甚至使恐龍滅絕。 現在,美國西南研究院(SwRI)的科學家們說,他們已經追溯到這個”罪魁禍首”的起源,確定它是一顆”黑暗原始小行星”。
當一顆直徑約10公里(6.2英里)的撞擊物撞向現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時,白堊紀末期突然結束。 這將引發一連串全球性的災難,包括海嘯、地震、野火、海洋酸化,以及使地球陷入了長達18個月的黑暗。 這最終導致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命滅絕。
但是,究竟是什麼撞擊了地球,它來自哪裡? 一些科學家認為這是一顆來自太陽系最邊緣的冰冷的奧爾特雲的彗星。 其他人認為它更可能是一顆來自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
最近的研究支援后一種說法–從隕石坑現場採集的岩石樣本和鑽芯表明,撞擊物的成分是碳質球粒隕石。 這些富含碳的岩石是由太陽系誕生時留下的原始材料製成的,並不反射很多光線。 因此,它們通常被稱為”黑暗的原始 “小行星。
但是,雖然這些天體經常運行到地球附近,但它們通常太小了,不足以造成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看到的破壞程度。 因此,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開始尋找這個撞擊天體更大的 「兄弟姐妹」。。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Wiliam Bottke說:「為了解釋它們的缺失,過去有幾個小組類比了內太陽系中的大型小行星和彗星破裂,研究了對地球的衝擊浪潮,其中最大的一次產生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雖然這些模型中有許多具有有趣的特性,但沒有一個模型與我們對小行星和彗星的瞭解有令人滿意的匹配。 看起來我們仍然缺少一些重要的東西。 “
有一個地方潛伏著這些較大的岩石–外小行星帶。 但是那裡的天體處於相當穩定的軌道上,很少會移位並朝向地球。 為了找出它們可能的頻率,研究小組類比了一個由13萬顆虛擬太空岩石組成的主要小行星帶,並對它們進行跟蹤。 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發現,與希克蘇魯伯隕石大小相當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頻率至少比以前認為的高10倍–平均每2.5億年左右一次。
根據該模型,數百萬年來作用於小行星的熱力可以慢慢地把它們推來推去,直到它們到達像引力 “逃生艙 “一樣的區域,在那裡它們可以滑落。 在那裡,它們可能最終進入可能與地球相交的軌道。
在類比中,幾乎有一半的岩石也是碳質球粒隕石。 總的來說,這些模型顯示,很有可能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由這些黑暗的原始小行星之一造成的。
這項研究的合著者Simone Marchi說:「這個結果是耐人尋味的,不僅因為小行星帶的外半部是大量碳質球粒隕石撞擊體的所在地,而且還因為研究小組的類比首次能夠再現即將接近地球的大型小行星的軌道。 我們對希克蘇魯伯撞擊體來源的解釋與我們已經知道的小行星如何演變的情況非常吻合。 “
這項研究將發表在《Icarus》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