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要事不再參加財報會議:馬斯克有多煩開會?
特斯拉發佈了 Q2 財報,不出意外,又是史上最佳財報。 單季總營收高達119.58億美元,汽車業務營收首次突破百億美元大關,至102.06億美元。 非 GAAP 利潤高達 16 億美元,約合 103.72 億元,GAAP 準則下 11.42 億美元(74 億元),汽車業務毛利率高達 28.4%。
特斯拉 CFO 說,下半年才是特斯拉展示交付量的時候。 言外之意,下半年,更賺錢。
也就是在這樣形勢一片大好的基礎下,馬斯克說:之後沒重要的事兒,自己就不參加特斯拉電話財報會了。
誰不煩開會呢?
2018 年的時候,特斯拉正在 Model 3 的產能爬坡問題上糾纏,公司的財務狀況也並不是特別好。 為了提升效率,馬斯克特意發了個郵件,除了總結公司當時的情況,還特意寫了這麼一段:
過多的會議是大公司的災難,並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糟,請從所有的大型會議中脫身,除非你認為這些會議對所有的聽眾都有價值,在這種情況下請把會議時間盡量壓縮。
同時離開頻繁的會議,除非你正在處理非常緊急的事務。 一旦事情得到解決,會議頻率應該立馬降低。
如果你沒有在創造價值,請立刻離開會議或者放下電話。 離開並沒有不禮貌,不禮貌的是你讓其他人留在那裡並且浪費他們的時間。
不要在特斯拉的物品、軟體及流程上使用首字母縮略詞或沒有意義的詞。 通常情況下,所有需要進一步解釋的東西都阻礙了交流。 我們不希望人們為了在特斯拉工作而不得不背誦詞彙表。
溝通應該通過最短的途徑來進行,而不是所謂的 「指揮鏈」。。 所有嘗試通過 「指揮鏈」 來交流的管理者都會很快地發現他們會在別的地方工作。
問題的主要來源是部門間溝通不暢。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允許所有級別之間的資訊自由流動。 如果為了在部門之間完成一些事情,一個人先告訴他的經理,再傳給下一個經理,再傳給下一個副總裁,再傳給另一位副總裁,這樣具體執行時就會發生超級愚蠢的事情。 人們有權直接談話並且恰當地做出正確的事情。
總是選擇常識作為你的引導。 死命遵守 「公司規則」 而不變通在某種特定情況下顯然是荒謬的。
很顯然,馬斯克本人就是這麼做的,因為在全員郵件發佈不到一個月後,在一次電話財報會上,馬斯克嫌某位知名分析師提問的內容 not cool,就把電話掛了。 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Joseph Spak的提問也遭到馬斯克劈頭蓋臉的一盆冷水:”我們要去回答YouTube上的問題了。 你們這些問題實在太無聊了。 ”
然後,整條電話線路都被切斷了,馬斯克真的就跑去接聽YouTube線路上散戶們的問題。 並且還和接聽的第一個散戶聊了30分鐘。
這事兒如今要擱蔚來身上,估計能衍生出搜尋引擎上好幾頁關於”用戶企業如何對待使用者”的傳播內容,但對於馬斯克,電話會就是這樣,有的聊就聊,沒得聊就不耽誤時間了。
也確實,如今的特斯拉業績,已經優異且穩定到不需要馬斯克每次都出現。
汽車產量,第二季度共生產 20.06 萬輛汽車,同比增漲 151%,其中包括 2,340 輛新款 Model S 和 Model X 車型和 20.4 萬輛 Model 3 和 Model Y 車型。 相比第一季度,Model 3和Model Y的產量同比增漲169%。
利潤方面,在 Q1 的非 GAAP 準則利潤首次突破 10 億美元大關之後,特斯拉 Q2 的 GAAP 凈利潤超過 10 億美元。 達到了11.42億元,非GAAP利潤增長率達到了45.5%。
汽車業務營收 102.06 億美元,環比增長 13.37%,同比增長高達 97%。 即使去除環保積分銷售,車輛業務獲利率也高達 25.8%。
當然,財報會中提到的,也不全是好消息,特斯拉著重強調了 Q2 最影響自己賺錢的事兒:供應鏈問題。
以全球半導體短缺為首的供應鏈挑戰,以及港口擁堵,均在二季度持續呈現。 特斯拉全體團隊,包括供應鏈、軟體開發和工廠生產均以最大努力維持著滿負荷運行。 隨著全球需求量達到新高,供應鏈將對今年剩下時間的交付量產生巨大影響。
這段話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全球需求量新高。
馬斯克顯然覺得讓電動車改變世界這個事兒已經成了,在財報會的開場中就說:市場已經明白,電動汽車才是未來,電動汽車已經處於拐點。
確實,今年以來,不光是中國市場,整個世界的市場電動汽車銷售的滲透率已經超過了 10%,甚至在歐洲已經達到了驚人的 19%。
這些已經擺在眼前的需求增長,意味著特斯拉還需要產量全開,交付電動車。
目前上海工廠是特斯拉在全球除美國之外的海外市場的頂樑柱,Model 3 和 Model Y 兩款車型的合計年設計產能超過 45 萬輛。 但這個數字顯然還不夠。
目前特斯拉仍然有兩家工廠在建,分別是原定於今年建成並投產的德州奧斯汀工廠和柏林的工廠。
外國人的效率顯然不如中國,德國工程速度慢是傳統,柏林的新機場修了十多年超支多次到疫情後才開放運營,特斯拉也不是神,只能對外表示,自己已經盡力了,柏林工廠可能會延期到今年年底才開始交付新車。 而面對這種情況,特斯拉甩出的方案是他們在加快向柏林工廠運送生產設備和測試工具,並且會暫時提高出口配額,來應對歐洲的高需求。
業績好,需求量大,甚至馬斯克都已經說自己下次不來開電話財報會了。 但這並不意味著特斯拉現在就沒有難題需要被解決。
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供應商。
在電話會上,馬斯克又重新把 Q1 的電話會說過的事兒說了一遍:一輛車可能有1萬個零件,你造出來9999個,但供應商不給你那剩下的1個,車就不能出廠。
在上次電話會中,馬斯克說特斯拉缺電線和地毯,這次說特斯拉缺氣囊和安全帶控制模組兒,還有就是整個行業都喊了快一年的晶元短缺。
好在特斯拉研發能力強,研發團隊已經對車輛的軟硬體進行了改進,間接降低了特斯拉對半導體供應商的依賴。 但是馬斯克還是說了:就算特斯拉自研所有車型的所有車載晶元,也不是不行,就是至少需要花費 12 到 18 個月,時間還是太長了,所以策略只能是暫時壓一下產能,等供應商緩一緩。
電池短缺也在潛在風險中,因為 Model 3 和 Model Y 是民用車型,且銷量巨大,所以現在特斯拉要優先為這兩款車提供電芯,這也就意味著,已經發佈了很多年的特斯拉Semi卡車和Cybertruck皮卡都得給這兩款車讓路,已經交了定金的使用者得接著等。
而按照特斯拉的設想,來採用的電池中大概三分之二是鐵離子電池,這種電池廉價、可靠,將作為大型儲能設施供發電站使用。 三分之一將是高鎳電池,這種電池能量密度高、充放電快,將作為汽車的動力電池使用。
業績大概就是這樣,如果回顧 Q1 時候的特斯拉,當時有這麼個聲音,就是Q1特斯拉通過碳積分補貼拿到了5.18億美元,又通過在Q1賣出部分比特幣獲得1.01億美元的收入,所以得出一個結論,特斯拉盈利能力仍令人堪憂。
但到 Q2,特斯拉更像是一家純粹的汽車公司,用所謂的「正常業務」去掙更多的錢。 當然,這一切也不是從Q2才開始做出的改變,在Q1階段,拋開售賣積分以及比特幣,特斯拉還是相當掙錢。
如今,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已經從一個又一個季度的業績上漲得到了驗證,比較值得期待的,是馬斯克絕對之後不參加特斯拉財報電話會後,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什麼地方。
畢竟,當馬斯克這樣的人不用再為公司存活而操心的時候,以他的能力與遠見,也許能給整個行業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