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物理學泰鬥溫伯格去世,霍金《時間簡史》受他啟發
這週末,整個物理學界都在哀慟! 世界上最偉大物理學家之一,粒子物理集大成者 ——Steven Weinberg (史蒂芬・溫伯格)去世,享年 88 歲。 他建立了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的統一理論,成為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創立者之一,1979 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除了物理學家這一身份外,他還化身科學大使,熱衷於科學傳播。
他所撰寫《引力與宇宙學》、《最初三分鐘》、《終極理論之夢》為各個領域的科學家、世界各地的科學愛好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霍金也曾受他啟發撰寫了《時間簡史》。
去年 11 月,在騰訊 WE 大會上,他還曾寄語中國的年輕科學家們:
你們有你們的使命,那就是解釋與自然界不同現象有關的這些巨大的、神秘的數位。
今年春天,他都仍在校園裡教書育人,傳播科學知識。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校長 Jay Hartzell 表示:
史蒂芬-溫伯格的去世是德克薩斯大學和社會的損失。 溫伯格教授為數百萬人揭開了宇宙的神秘面紗,豐富了人類的自然概念和我們與世界的關係.
他改變了世界。
除此之外,還引發了一眾學者對他的深切緬懷。
這當有中一個特別的學者,他小時候曾受溫伯格的書籍啟發、之後一路追隨,如今已是一名大學教授。
史蒂芬・溫伯格生平
1933 年 5 月,溫伯格出生於美國紐約一個猶太家庭。
早年受到父親的鼓勵,十五六歲就對理論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隨後在康奈爾大學開啟了四年的大學生涯。
隨後溫伯格在哥本哈根理論物理研究所、普林斯頓大學進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並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之後他就前往哥倫比亞大學、勞倫斯輻射實驗室先後完成博士後工作。
1960 年起,他就開始了一段任教生涯,先後在UC伯克利、MIT、哈佛擔任教授。
正是 MIT 任教的那一年,溫伯格提出了統一電磁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模型,現在稱電弱理論,並在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發表,論文只有三頁紙。
時至今日,這篇文章仍是歷史上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研究論文之一,被引用次數達 17915。
1967年之後,基本粒子理論的標準模型在許多人的努力下逐漸發展起來。
1979 年,在發現中性流(即發現 Z 玻色子)六年之後,溫伯格、格拉肖和薩拉姆因獨立提出基於對稱性自發破缺機制的電弱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2年,他來到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數十年如一日的講授物理學和天文學。
也正因其傑出成就,他曾獲許多重要獎項,包括 1977 年 Dannie Heineman 數學物理獎、 1991 年的美國國家科學獎章,以及去年的基礎物理學突破獎特別獎。
給畢業生的四條建議
2003年,他曾在 Nature 上發表了 Four golden lessons,給予那些即將進入研究生涯的大學畢業生一些建議,放在今日,也依然受用。
簡單概括為四條:
1、No one knows everything, and you don’t have to.
沒有人知道一切,你也無需如此。
2、Go for the messes – that’s where the action is.
向混亂進軍,因為那裡才大有可為
3、Forgive yourself for wasting time .
原諒自己浪費時間。
4、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history of science,or at a minimum the history of your own branch of science.
瞭解一些關於科學史,至少在你研究的領域要瞭解。
最後以他一段公開講話作為結尾:
上世紀 50 年代讀研究生的時候,我很羡慕前輩們在量子電動力學領域取得的成就,而我們這一輩理論物理學家建立了標準模型,將前輩們的成果進一步向前推進。
標準模型解釋了自然界存在的所有其它作用力和我們發現的其它粒子,只有引力沒有給出解釋,我們(理論物理學家)的工作尚未完成,我們引以為傲的標準模型並不是最終答案。
現在,他已經把接力棒交到了年輕人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