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重磅落地,中美教育股同步崩盤
音樂驟停,之前幾乎所有歡快起舞的人都沒來得及離開舞廳。 隨著「雙減」政策具體意見的落地,中國校外培訓業在這個夏天遭遇極寒。 7月26日,A股教育板塊大幅低開,多股直接跌停。
原標題:”雙減”政策重磅落地,中美教育股同步崩盤,行業進入”生死時速”
江西熱榜: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讓「雙減」落地生根
作者/俞立嚴 編輯/郭成林
截至午間收盤,學大教育、昂立教育、中公教育均跌10%,豆神教育下跌20%;港股教育板塊亦集體跳水,新東方和思考樂下跌近40%;上週末,美股教育股已經先行崩盤。
7月26日午盤A股教育板塊跌幅情況
上海證券報記者調研發現,經過密集的政策打擊,校外培訓產業已被徹底顛覆,業內公司不得不被動轉型,最終生還者仍然未知。
超預期的「雙減」組合拳
7月24日晚,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意見》),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意見》可謂條條重磅。 尤為重要的是,對於學科類培訓機構嚴禁資本化運作提出明確要求。 有學科類培訓機構人士對上海證券報記者感歎行業面臨「組合拳」的重擊。
就在一個月前,美股上市公司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還曾闢謠關於公司內部會議的傳聞。 當時有傳言透露新東方內部座談消息稱,從2022年開始,週末、寒暑假均不能上課;6歲以下學科、非學科都不能上。 所有的「拍題、搜題」工具都下架;新東方覺得可能有70%-80%的收入損失。 “新東方從來沒有開過這樣一個會,我們也不知道任何消息。 人生已經不易,為什麼還要捅刀。 」 俞敏洪在2021年6月18日這樣澄清說。
沒想到,僅一個月後,其中的大部分內容都成為現實,而新東方美股股價則從6月18日收盤的7.59美元,一路下跌至7月23日的2.93美元,7月23日當天新東方就大跌超過40%,相距2021年2月16日的股價高點19.97美元還不到半年。 不僅是新東方,包括美股的好未來、高途,港股的思考樂教育等公司也在短期內經歷股價暴跌。
“‘雙減’措施,比之前市場預計得來得更猛烈。”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對上海證券報記者分析。 在熊丙奇看來,新的《意見》是此前中央提出的「雙減」意見的具體細化,有關要求未來如果逐條落實,對已上市的校外培訓機構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些機構要麼選擇退市,要麼要在上市資產中剝離學科類培訓機構,而正準備上市的學科類培訓機構,上市的通道已經關閉。 ”
圖為2021年7月,上海學而思一授課點的暑期數學補習課堂,根據新規,今後暑期將不得補習數學等學科類內容
教育負擔沉重之殤
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意見)。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雙減」意見表示,現在中國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還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短視化、功利性問題沒有根本解決。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指出,一方面是學生作業負擔仍較重,作業管理不夠完善;另一方面是校外培訓仍然過熱,超前超標培訓問題尚未根本解決,一些校外培訓項目收費居高,資本過度湧入存在較大風險隱患,培訓機構”退費難””卷錢跑路”等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 這些問題導致學生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過重,家長經濟和精力負擔過重,嚴重對沖了教育改革發展成果,社會反響強烈。
“我們一年給兒子補課的錢有七八萬。” 一位上海市閔行區的公辦初中家長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自己給孩子報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課程已經覆蓋了孩子的各門主課,而這樣的花費即便在孩子公辦初中班級同學中也很普遍。
“我女兒週末補課全滿。” 上海市徐匯區一位熱門民辦小學家長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說,他孩子所在的該民辦小學雙語班一年學費已近十萬元,而班上孩子的家長們仍然對校外培訓趨之若鶩,算上各種在線網課,每年單孩子的學習支出就接近二十萬元。 有家長感言,工資相當部分被拿去雞娃了。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課程在上海等城市一般一次課200多元起,按照課程難度和課堂學生人數等指標逐階提升價格,精銳等校外培訓機構一對一輔導的價格更高,有些可以達到千元一次課,如果報了幾門主課輔導,一學年下來,家庭補課等課外學習支出就可接近十萬元水準。
“養育孩子實在太累,成為了現在許多年輕人丁克的理由之一,一娃的夫妻也缺乏動力生育二胎。” 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周海旺表示,家庭教育成本居高不下,部分家庭甚至佔掉了收入的一半,家長在子女教育上付出的財力和精力居高不下,直接影響到社會生育意願,需要為家庭教育投入減負。
中國教育學會發佈的報告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參加課外輔導的中小學生,佔到在校生總數的70%左右。 民進上海市委此前的一份提案顯示,通過對部分上海中小學家長的問卷調查,發現有84%的孩子參加課外輔導班,其中87%的孩子有數學輔導,69%的孩子有英語輔導。
課外輔導市場的興旺,不僅讓部分補課老師收入大增,甚至出現可達百萬收入的年輕名師。 更催生了一批大型學科類培訓機構壯大並上市,其中就有高途(跟誰學)、好未來(學而思)、新東方等培訓航母。
從營收情況看,財報顯示,好未來2021財年第四季度凈收入就高達13.627億美元,同比增長58.9%。 “破100億美元,也許值得我們給自己倒杯酒慶祝一下,然後就讓我們把酒杯扔下,繼續前行吧。” 俞敏洪在新東方市值破百億美元給管理層的信中寫到。
不僅是線下課程起家的好未來和新東方,根據《2020年度中國在線教育投融資數據報告》,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共發生111起融資,總金額達539.3億元,同比增長267.37%,超過了此前四年的融資總和。
當時,投資在線教育的基本邏輯是,中國有約1.8億的中小學生,而在線教育的滲透率不過10%左右。 即使在2020年各家企業瘋狂獲客的情況下,吸引的中小學生也不到5000萬,行業不少人認為這意味著在線教育還有 3-4 倍的增長空間。
圖為原來以奧數等作為特色的四季教育在2021年暑期推出的橋牌和軍事等非學科內產品宣傳單
不轉型就猝死
2020年是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最後的美好時光。
隨著2021年「雙減」意見等一系列新規的出臺和配套措施落實,校外培訓機構上市公司的行情也隨之掉頭向下,截至2021年7月,高途(跟誰學)、好未來(學而思)、新東方等股票價格相對前期高點都已跌去近九成。
“落實嚴禁資本化運作的規定,將徹底改變我國的校外培訓生態。” 熊丙奇說,如果上市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只有學科培訓業務,將面臨退市或轉型,而如果上市教育培訓機構還有非學科培訓業務,則可剝離學科培訓業務。 鑒於這次出台的監管措施力度前所未有,對校外培訓業將產生巨大影響,如何妥善落實,也非常重要。 不論是機構退市、剝離學科培訓業務,還是轉型,都會涉及部分員工離崗,以及可能出現的退費等相關問題。
熊丙奇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從嚴監管,並不是一刀切禁止校外培訓,而是要求校外培訓機構必須依法依規,在規定的時間與範圍內開展培訓,不得進行超標超前培訓。 進行學科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在禁止公休日、寒暑假開展培訓后,可以轉型進行非學科培訓,包括素養培訓、成人培訓和技能培訓等。
事實上,頭部上市公司已悄然開始謀求轉型。 好未來旗下教育品牌”勵步英語”日前正式更名為”勵步”,根據好未來的安排,勵步將推出全新線下學習空間——勵步兒童成長中心,涵蓋英文戲劇、口才、美育、書法、益智、棋道等新產品。
新東方也在拓展美術教育領域,同時,部分新東方學校還在探索書法等專案。 新東方官網社會招聘一欄日前上線美術相關職位,職位包括但不限於:美術教學研發、少兒美術教師、少兒美術專案主管等,而部分新東方學校在招聘美術主管外,還同步招聘書法相關經驗主管負責人。
在上海的四季教育授課點,工作人員介紹,暑假期間,目前已經新開出了四季橋牌、軍事研學營等非學科類轉型產品供家長們選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東方日前已在北京市懷柔區註冊了一家新的培訓機構。 新校區的業務範圍是中學生學科類培訓,根據新東方的安排,該校區將推出高中課程,但不包括小學課程。 新校區的性質是民辦非企業單位,屬於非營利性社會組織,而非營利性的公司。
對於新東方的上述舉動,熊丙奇分析,由於高中教育階段有和義務教育階段不同的特點,對面向普通高中的學科類培訓機構的管理,可能將有別於對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培訓機構的管理。 各地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允許面向普通高中的學科培訓機構,在公休日、雙休日與寒暑假開展學科培訓。
除了向高中階段探索新業務,還有上市公司向職業教育拓展,A股科德教育7月25日回應「雙減政策」影響公告稱,目前主要為非義務階段的學生提供職業學歷教育及複讀業務。 隨著2021年陸續完成的併購學校專案,職業教育未來將成為公司的主要業務。 科德教育上一年K12課外培訓實現凈利潤佔比為1.84%,公司稱將配合雙減政策的落地,把這部分業務的影響減至最低。
對於校外培訓機構的種種自救措施,有業內人士表示,監管反對的是資本的無序化,帶動教育行業的內卷並影響學生和家長。 教育培訓行業不會死,但是快速擴張的輝煌時期已經徹底過去了,很多家長對於學科培訓機構開辦的藝術類等培訓並不感冒。
新東方7月26日公告稱,公司現正考慮採取適當的合規措施,預期該等措施將對與中國義務教育制度學科有關的校外輔導服務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公司將就致力遵守《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及任何相關規則及法規積極尋求政府的指導及配合政府的行動。 高途等公司7月26日也發公告作出類似表示。
2021年是新東方成立的第28個年頭。 俞敏洪在年初接受採訪時說:「儘管所有的企業創始人都希望自己的企業能夠變成百年老店,但真正變成百年老店的企業並不多。 在多變的競爭環境和社會環境中,要保持基業長青,是一件特別不容易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