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嚴控資本過度湧入 或致校外教育機構大洗牌
近日,校外培訓行業迎來”最嚴”新規。 7月24日,《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下稱《意見》)發佈,《意見》對持續規範校外培訓(包括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下稱”雙減”),提出相關意見。
此前一日,資本市場上港股和中概股教育類上市公司股價已經出現大幅下跌。 Wind資訊數據顯示,7月23日當天(最近一個交易日),好未來等15隻教育類中概股跌幅超過20%,港股中,4隻教育類股跌幅超過20%(部分港股同時是中概股),A股中2隻教育類股跌幅超過7%。
截至7月25日記者發稿前,A股上市公司中,豆神教育、學大教育、勤上股份、昂立教育等多家公司回應”雙減”政策影響。 其中,學科輔導類業務營收佔比較高的公司表示將受重大不利影響。
如勤上股份公告表示,全資子公司龍文教育是當前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來源之一,作為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非營利性機構”的定位和可能的限價措施都將對龍文教育的盈利能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豆神教育表示,考慮到公司現有大語文學習服務業務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逐年增高,”雙減”政策將對公司營業收入、利潤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提出,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學科類培訓機構資產;外資不得通過兼併收購、受託經營、加盟連鎖、利用可變利益實體等方式控股或參股學科類培訓機構。 已違規的,要進行清理整治。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意見》關閉了學科類教育機構上市融資的通道,終結了學科類課外教育融資燒錢,從而實現快速擴張的發展模式,行業內教育機構發展模式面臨調整。 這對短期內已有上市融資計劃的機構衝擊最大。 不過,從中長期來看,這一方面有利於通過供給側調整來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負擔,另一方面也有利於規範教育市場的競爭秩序,避免資本無序擴張。
“禁止學科類培訓機構上市,實際上是控制了資本的退出端。” 某教育行業人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培訓機構若想上市一般會經過多輪資本市場融資,而資本退出的最好途徑就是通過企業上市變現退出,如果企業不能上市,資本通過上市退出的通道堵死,可以從根本上杜絕培訓機構資本化。
《意見》還提出,嚴格控制資本過度湧入培訓機構,培訓機構融資及收費應主要用於培訓業務經營,堅決禁止為推銷業務以虛構原價、虛假折扣、虛假宣傳等方式進行不正當競爭,依法依規堅決查處行業壟斷行為。
實際上,早在今年1月份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就曾表示,今年要大力度治理整頓校外培訓機構。 治理整頓校外培訓機構,目標是減輕學生和家庭負擔,把學生從校外學科類補習中解放出來,把家長從送學陪學中解放出來。
今年5月份,《意見》已經由中央深改委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 也是在5月份至6月份,市場監管總局先後依法對15家校外培訓機構虛假宣傳、價格欺詐行為頂格罰款3650萬元。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校外培訓機構違法違規行為主要特點是「虛構、誇大、誘導」。。
“《意見》將促使校外教育機構大洗牌。”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減少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確實是大勢所趨。 對孩子的教育,除了學科外,還需要講究德育。 近幾年,校外各種培訓機構的興起,使得很多家長越來越焦慮,花重金,對孩子”拔苗助長”,同時也加大了學生和家庭的負擔。 所以,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治理整頓,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