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電動汽車要比內燃機汽車更清潔
業內有個比較被認同的觀點:電動汽車並不比內燃機汽車清潔多少。而一項新的研究推翻了這個觀點。研究發現在電動汽車的整個生命週期(從挖掘製造它所需的材料到最終成品下線)中,它釋放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少於汽油動力汽車。而且無論是可再生能源份額較大的歐洲電網,還是仍然嚴重依賴煤炭的印度電網,這在全球都適用。
這不應該是一個大驚喜。化石燃料正在推動氣候危機。因此,從加利福尼亞州到歐盟的政府都提議到2035 年逐步淘汰內燃機。但仍有人聲稱電動汽車的清潔程度取決於它們運行的電網——而現在,而在大多數地方的能源結構中化石燃料仍然占主導地位。
發表該報告的非營利研究組織國際清潔運輸委員會(ICCT) 的研究員Georg Bieker 表示:“我們經常會遇到很多來自汽車行業的遊說,他們說如果考慮到電力生產和電池生產,電動汽車並沒有那麼好。我們想對此進行調查,看看這些論點是否屬實”。
ICCT 表示,該報告估計了2021 年在印度、中國、美國或歐洲註冊的中型電動汽車的排放量,這些國家佔全球新車銷量的70%,並代表了全球其他市場。分析發現,與耗油量大的汽車相比,歐洲電動汽車的終生排放量要低66% 至69%。在美國,電動汽車的排放量減少了60% 到68%。在煤炭依然佔很大份額的中國,電動汽車的排放量減少了37% 至45%。在印度,這一比例要低19% 到34%。
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假設該車輛於2021 年註冊,並將在路上行駛約18 年。研究作者通過查看現有政策下的能源結構以及國際能源署對未來電力結構隨著氣候政策發展的預測,最終得出了每個地區的一系列潛在減排量。但很難預測世界能源基礎設施實際上會發生多少變化。例如,在美國,喬拜登總統設定了到2035 年獲得100% 清潔電力的目標——但仍需要通過政策來實現這一目標。該研究還沒有考慮到建造汽車可能因採礦和廢物等因素而產生的其他與氣候無關的環境影響。
實際上,製造電動汽車仍然比製造傳統汽車的碳密集程度高一些。回收電動汽車電池最終可能會降低碳強度。但就目前而言,電動車司機在駕駛汽車一年左右後開始獲得氣候效益。這時,汽車通過使用更清潔的電力而節省的排放物,使其成為比傳統汽車更好的氣候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