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集中發布一批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科學成果
空間引力波探測、微重力科學實驗、黑洞爆發觀測……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20日集中發布“太極一號”“實踐十號”“慧眼”3顆衛星的最新科學成果。根據發布,我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目前已完成全部預設實驗任務,實現了我國迄今為止最高精度的空間激光干涉測量,完成了國際首次微牛量級射頻離子和霍爾兩種類型電微推技術的全部性能驗證,並率先實現了我國兩種無拖曳控制技術的突破。
“太極一號”模擬圖(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供圖)
我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首次實現了在微重力條件下細胞胚胎至囊胚的發育,揭示了影響太空環境下哺乳動物早期胚胎髮育的關鍵因素。研究人員還通過在微重力環境下開展顆粒流體實驗,獲取了顆粒分聚現象的微觀結構和動力學關聯,對需要混合或分離的工業過程具有借鑒意義。
“實踐十號”模擬圖(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供圖)
我國首顆大型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首次清晰觀測到了黑洞雙星爆發過程的全景,揭示了黑洞雙星爆發標準圖像的產生機制。此外,“慧眼”完整探測到第24太陽活動週最大耀斑的高能輻射過程,為理解太陽高能輻射隨時間演化提供了新的觀測結果。
“慧眼”模擬圖(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供圖)
這3顆衛星均由中科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部署。專項一期於2011年正式立項實施,部署了“悟空”“墨子號”“實踐十號”和“慧眼”科學衛星;專項二期於2018年正式立項啟動,除已發射的“太極一號”和“懷柔一號”衛星之外,還部署了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愛因斯坦探針和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等空間科學衛星計劃。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表示,未來將繼續在有基礎有優勢的極端宇宙、時空漣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等方向上,加強對空間科學重大科學問題的前瞻部署,通過空間科學探索不斷拓展認知宇宙的新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