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學公式可精確描述黑洞如何扭曲宇宙光
在黑洞附近,空間是扭曲的,以至於光線在黑洞周圍多次發生彎曲,這種現像在宇宙中普遍存在,雖然天文學家幾十年前已探測到該現象,但直到現在才有一個精確的數學公式進行表達。這是丹麥尼爾斯·波爾研究所研究生阿爾伯特·斯奈本的研究成果,他提出的數學公式能恰當地描述黑洞如何影響宇宙中的光線,該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學報告》雜誌上。
人們對黑洞很熟悉,黑洞是一種連光都無法逃脫的神秘引力團,或許你可能聽說過,空間和時間在黑洞附近會表現得很奇怪,至少空間會發生扭曲。
在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一個發光氣體漩渦進入“卡岡都亞”黑洞,由於黑洞周圍的空間是扭曲的,所以我們可以觀察它的遠側,看到的僅是該氣體漩渦的一部分(被黑洞隱藏起來的)。目前,丹麥研究生阿爾伯特__斯奈本提出一個數學公式能恰當地描述黑洞如何影響宇宙中的光線
在黑洞附近區域,空間扭曲得非常嚴重,以至於光線會發生偏轉,非常鄰近黑洞的光線偏轉較大,以至於它會環繞黑洞運行數圈。因此,當我們觀察一個遙遠的背景星系(或者其他天體)時,我們可能會幸運地多次看到同一個星系的圖像,儘管它越來越扭曲。
“多個版本的星系”
黑洞扭曲周圍光線的機制很特殊,遙遠星係向各個方向釋放光線,它的一些光接近黑洞時會發生輕微偏轉,有些光線甚至更接近黑洞,繞著黑洞旋轉一圈,之後逃脫黑洞引力束縛,按照鄰近黑洞的光線由遠至近以此類推,當我們觀察更鄰近黑洞的光線時,所觀測到的不同扭曲偏轉程度的光線,可推演出相同星系的“多個版本”。
來自背景星系的光圍繞黑洞旋轉的次數越多,它通過黑洞的距離就越近,因此我們可以在幾個方向上看到同一個星系
簡單地講,如果我們站在黑洞之外的某個位置觀察,會有無數光的軌跡進入我們的觀測範圍,讓我們看到同一個背景星系的不同版本圖像,隨著距離黑洞越來越近,光繞行黑洞的次數也就越多,人們所觀測到的圖像版本也更多。這意味著,如果從地球角度觀測就會發現黑洞圖像會變得越來越“壓縮”,越鄰近黑洞的圖像就越被“拉扯”趨近環形結構,發生扭曲變形。對此物理學家提出困擾多年的一個問題:從一張黑洞圖像到下一張圖像的變化,意味著需要向黑洞靠近多少程度?
事實上,這個答案早在40 年前就已得出,大約是500 倍,目前更準確地講該答案是“2 π的指數函數”,即e2 π,相當於535.4916555247647 倍。
計算該數據是非常複雜的,以至於幾十年以來,科學家始終未推算出一種合理的數學和物理理論,來解釋為什麼大約500 倍的根源,但是宇宙黎明中心研究生斯奈本運用一些微妙的數學技巧,成功地使用數學公式恰當描述黑洞如何影響宇宙光線,據悉,宇宙黎明中心是尼爾斯·玻爾研究所和DTU 空間研究所的一個基礎研究中心。
斯奈本解釋稱,現在理解為什麼這些黑洞圖像會以如此微妙的方式重複,是一種非常有趣的事情,最重要的是,這將提供新的機會衡量我們對引力和黑洞的理解認知。
使用數學方法證明某種宇宙現象具有一定的說服力,事實上,這使我們更接近理解神秘的黑洞現象。“500 倍”因子直接來自於黑洞和引力的工作原理,所以重複黑洞圖像現成為一種檢查測試引力的重要方法。
旋轉的黑洞
從“正面角度”觀測到的黑洞周圍的宇宙光,也就是我們如何從地球上觀察它。結果顯示,我們越近距離觀察黑洞,星系的“額外圖像”就越被擠壓和扭曲
e2 π這一數學公式直接與黑洞以及引力運行方式有關,該方法不僅適用於最簡單的“史瓦西黑洞”數學模型,同樣能推廣適用於旋轉黑洞,事實上,旋轉黑洞在宇宙中更為常見。
斯奈本解釋稱,當黑洞旋轉得非常快,就不必再以500 倍的係數接近黑洞,而是該數值明顯下降。事實上,伴隨著越接近黑洞,每張黑洞的變化係數將減少,降低至50 倍、5 倍,甚至在接近黑洞邊緣是為2 倍。
每一張新圖像都要比前一張接近黑洞500 倍,越接近黑洞就意味著這些圖像很快就會“壓縮”成一個環狀圖像,最終我們可能有許多圖像都很難觀測到。但當黑洞旋轉時,就會有更多的空間來容納“額外圖像”,斯奈本稱,所以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通過深入觀測進而證實該理論,這樣不僅能了解黑洞,還能更深入洞察黑洞所在的星系秘密。
光在黑洞中傳播時間越長,其環繞黑洞的次數就越多,因此圖像的“延時效果”就越明顯,例如:如果某顆恆星在背景星系中爆炸成為一顆超新星,人們就能一次次地看到此類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