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薅Android的羊毛Google為何坐視不管?
Android 也許不是最好的操作系統,但一定是最受歡迎的。今年以來,華為HarmonyOS、微軟的Windows 11、還有一些Linux 發行版陸續宣布支持Android app,而在此之前,Google自家的ChromeOS 也早已能運行Android app。
Android 彷彿成了一塊任人宰割的肥肉,但作為主導Android 的Google,並沒有對此做出任何表態,難不成Google 願意放任不管,順便當個大慈善家?
Android 被薅羊毛合情合理
Android 被薅羊毛的命運,也許從它開源那天起就注定了。
Android早在1.0版本發布前就被Google收購,它基於Linux內核開發,必須遵照GPL協議進行開源,這個開源項目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AOSP具備Android app的運行環境,不過它並不等於Android,只能算是“半成品”,而HarmonyOS、Windows 11、Linux發行版之所以兼容Android app,就是因為它們基於或內置了AOSP,同樣的,這也不能算作Android系統。
Android 與AOSP 最大的不同,即Android 集成了GMS 服務,AOSP 則不具備。
Google收購Android時,看中了其在移動平台上無窮的商業潛力,之後隨著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Android很快成為全球第一大操作系統,這讓Google得到了數十億用戶,商業潛力不言而喻。
在Android 普及過程中,Google 通過其在互聯網應用上強大的優勢,將Chrome、Gmail、Maps、Play Store、YouTube 等國民應用服務打包成“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集成到系統中,如果想要使用GMS,最好的體驗就是購買一部Android 手機,可以說GMS 與Android 是相輔相成的。
因此,在華為和微軟們看來,Android其實算不上一塊“肥肉”,它們看中的也不是Android系統,而是背後豐富的應用生態,所以用“薅Android的羊毛”來表述或許更合適一些。而對於Google來說,像Windows 11和一些Linux發行版雖然支持Android app,但脫離了GMS服務,所以說Google管不著,也沒有權利管。不過受到政策限制的華為是個例外,HarmonyOS用自有的HMS代替了GMS,但Google對此也只能表示無奈。
AAB 替換APK 並非加強應用管控
雖然從系統層面無權管控,但Google 還能在應用層面進行限制。最近一段時間,Google 宣布從8 月份起,Play Store 規定用AAB 格式取代APK 格式作為新的應用安裝包,這看起來只是簡單的格式變化,不過聯想到HarmonyOS、Windows 11 等系統剛剛兼容Android APK,而Google 的此舉,似乎堵上了這些第三方系統薅Android 羊毛的途徑。
這樣的做法與華為HarmonyOS 看起來很像,HarmonyOS 手機系統同時兼容兩種格式的應用,一種是Android 原有的APK,另一種則是鴻蒙的HAP 應用,HAP 應用可以部署到不同硬件條件的智能終端上,但最重要的是,華為出於構建鴻蒙生態的需要,希望用HAP 應用逐步替代APK。因此HAP 只兼容HarmonyOS,並不兼容Android。
不過Google 與華為不同,前面我們說過,Google 只在乎GMS,對於Android 應用生態則一向秉持著開放態度,這也是Android 生態枝繁葉茂的根本原因,而至於AAB 格式,實際上是一種更先進的應用封裝形式。由於Android 設備數量眾多,配置各不相同,所以我們下載到的APK 其實包括了針對不同機型的資源文件,這樣會造成許多資源浪費。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Google 從2018 年開始推行AAB 格式,AAB 只作為開發者上傳至應用商店的格式,用戶下載到的依舊是APK。區別在於,AAB 格式安裝部署更加靈活,可以針對不同配置、不同分辨率的機型提供對應的APK 版本,因此用戶下載到的APK 文件會是專屬的,體積更小,也更節省資源。這才是Google 推行AAB 的主要目的,而並非加強應用管控。
Google 急需下一個Android
實際上,Google 並不需要對Android 應用生態進行過分管控,相比於此,更大的問題是Android 系統本身帶來的。
在未來,多端融合、萬物互聯將成為硬件發展的主題,同樣也會是操作系統的迭代方向,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未來的操作系統多會朝著華為鴻蒙的方向發展,即全場景操作系統,一套系統將面對多套終端。
而彼時Android 則會失去優勢,在我們印像中,Android 更適用於手機和平板這種相對高性能的設備,但由於其先天的限制條件(最小運行內存不得低於512MB),卻不適合智能音箱、智能手錶和汽車這些算力相對較弱硬件平台。此外,Android 作為基於Linux 內核開發的操作系統,維護和管控的難度也很高,由此衍生出的版本碎片化問題直到如今也讓Google 頭痛不已。
Google 並不是沒有準備,它早在2016 年就開始了Fuchsia OS 的計劃,Fuchsia OS 的理念與HarmonyOS 極為相似,一樣採用微內核和模塊化設計,可以部署到手機、汽車、音響、手錶等不同的硬件設備上,當然Fuchsia OS 的手機系統一樣兼容Android app,只是Google 的研發進度實在太慢,直到現在還沒什麼太大進展,它作為Google 的下一個Android,距離用戶似乎還有很遠。
技術變遷總是很快,僅擁有十餘年曆史的Android 也將不再適應未來的硬件發展趨勢,不能滿足Google 的需要了。它唯一留下來的,也許就是豐富的應用生態,被薅羊毛是Android 最好的歸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