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大和解阿里與騰訊互禁八年後要互通生態?
一邊是阿里巴巴圍繞其核心電子商務業務衍生出的物流、支付、雲技術等業務,並以此構建起一個龐大帝國;另一邊則是騰訊覆蓋著的社交、遊戲等產品的時間熔爐。7月14日,有消息稱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和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正在考慮逐步向彼此開放生態。
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的初步步驟可能包括將騰訊的微信支付引入淘寶、天貓。而在微信體系中,用戶可直接分享來自淘寶的商品信息或通過微信小程序訪問。《中國企業家》分別向阿里巴巴、騰訊求證該消息,截止發稿前,均未獲回复。
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兩艘巨型“航母”,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市值加起來已接近10萬億港元。也因為一直處於頭部,雖然起步領域不同,但這20多年來雙方不可避免地在多個領域展開競爭。而且,兩家公司長期將彼此的服務排除在各自平台之外,在自己的生態建立所謂的“圍牆”。早在2013年年底,阿里巴巴便正式關閉了微信跳轉到淘寶商品和店舖的通道。
但在反壟斷的背景下,兩家公司放鬆對彼此限制的計劃不足為奇。早在今年3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便強調,建立健全平台經濟治理體系,明確規則,劃清底線,加強監管,規範秩序,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國內和國際,促進公平競爭,反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而後,在騰訊2020年業績發布會上,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首次就反壟斷公開回應:“(騰訊)會積極配合監管部門,總的來說盡可能做到合規,保證長遠的發展。”
在收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行政處罰決定書》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也發文稱:“今天的處罰,是對我們的警醒和鞭策,是對行業發展的規範和呵護,是國家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推動平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在互聯網以往的嬗變、迭代中,阿里巴巴與騰訊形成了兩條涇渭分明的河流,一邊是圍繞核心電子商務業務衍生出的物流、支付、雲技術等業務,並以此構建起的龐大帝國;另一邊則是覆蓋社交、遊戲等產品的時間熔爐。
兩者若交匯,不僅彼此“深入腹地”,或許也將是中國互聯網商業規則和格局改寫的開始。
01 流量融合與遲疑
2013年11月,微信上2.7億名月活用戶發現,在微信內點擊任何淘寶鏈接,都會被自動導向淘寶APP的下載頁。微信在發現了淘寶的上述舉措後,立即停止將淘寶相關鏈接導向淘寶網站,代之以直接提示用戶,要訪問的網址“已經被淘寶屏蔽”。一時間,在究竟是誰屏蔽誰的問題上雙方各執一詞,彼此進入相互屏蔽階段。
8年後的2021年,微信及WeChat月活達12.4億。阿里巴巴旗下淘寶特價版與閒魚兩個業務被曝已向微信提交了小程序申請。實際上,在這次沸沸揚揚的阿里巴巴、騰訊的融合猜想中,一個重點是流量相互導入與融合帶來的新可能,而恰好,這兩大業務極具代表性。
淘寶特價版作為阿里巴巴直接對標拼多多的產品,過去一年發展迅猛,背靠1688原本的用戶與資源,不僅成為2020年全網增速最快的APP,一年來長期霸榜各大應用市場榜首,而且上線9個月就實現了月活用戶破億。接入微信小程序後,淘特將迎來更大的流量池,在生長起拼多多的地方重造“淘特”。
一個側面的例子是,接入微信後京東來自微信的交易額迎來了明顯增長。2019年10月,京喜接入微信一級入口,京東APP也加大對京喜的扶持力度。2020年“雙11”期間,微信發現頁面專門為京喜增設流量入口。據阿拉丁研究院發布的“雙11”電商小程序榜單,京喜小程序日活量、分享次數、停留時長、訪問深度等維度綜合指數超過拼多多,尤其是京喜新用戶環比增長近7倍。
阿里巴巴與騰訊和解的消息對拼多多帶來了波動,7月14日盤中一度大跌超5%,最終下跌2.79%,收於108.94美元。而阿里巴巴美股盤前大漲超3%,收盤時上漲0.97%,收於211.55美元;騰訊在港股亦有小幅上漲。
在淘特之後,閒魚也被曝出向微信提交了小程序申請,如果申請通過,用戶將可以在微信小程序內買賣閒置物品以及在用戶間分享鏈接,二手流轉的信任與速度將被重新定義。
事實上,阿里巴巴旗下盒馬、菜鳥、1688都已上架微信小程序。此外,有媒體曾報導淘特曾在2021年春節前夕以“揀值了”登陸過微信小程序,但上線不久後,便被暫停了服務。根據天眼查的信息,3月29日,杭州揀值了軟件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5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汪海,由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從歷史上看,相互開放一直是一場微妙的博弈。
從早年淘寶和百度以及微信的流量入口之爭中不難發現,儘管淘寶等傳統電商平台渴望用戶流量和心智,但如果是以犧牲前端流量分配權為代價,就相當於丟失了前端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掌握平台內電商流量分發權力,才能掌控產業鍊主要的利潤。
淘係與微信聯手一直是把雙刃劍,阿里巴巴並非一直開放擁抱,這與當年淘寶屏蔽百度搜索商品的道理是一樣的。這也是阿里巴巴面臨的難題:既要從騰訊那裡獲取用戶流量,又不能讓核心商業受制於人。
02 反壟斷的新章節
2012年8月,杭州快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快的打車”;不到1個月的時間,小桔科技在北京推出了“嘀嘀打車”(後改名“滴滴打車”),剛面世的兩個打車APP最初僅有杭州和北京兩地的少數人,但2013年阿里巴巴入資快的,騰訊投資滴滴,開啟了一場腥風血雨的補貼大戰,也將用資本換速度的商業故事演繹到極致。
除了出行外,消費、企業服務等行業,每個新公司背後總能見到阿里巴巴和騰訊的身影,行業也因為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加入而被改變。
阿里巴巴和騰訊分別成立於1999年和1998年。最初,兩家公司分別固守在自己的電商和社交領域,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建立的護城池可謂固若金湯,騰訊因為成功推出微信也使得其建立的社交城牆同樣牢不可破,雙方開始嘗試朝對方的陣營進攻。
阿里巴巴在2010年開發了一個類似於開心網的社交網站淘寶客,讓買家之間互相交流購物心得,並在2013年下定決心重金推過一款社交產品來往,還曾嘗試過將支付寶社交化,但都以失敗告終。隨後阿里巴巴曲線進攻,投資了微博和陌陌。如果非要說阿里在社交上有所作為,釘釘算是脫穎而出的一個產品,但目前來看它也只是一款成功的工作工具。
和馬雲有一個“社交夢”一樣,馬化騰也同樣有一個“電商夢”。
2005年9月,騰訊電商網站拍拍網上線,借助QQ強大的導流能力,拍拍網上線百天就進入全球網站流量排名前500強,但好景不長,2014年3月拍拍網被京東併購。隨後幾年,騰訊還陸續推出QQ商城、QQ網購,收購易迅網、買賣寶等,都以失敗告終。連續失敗後,騰訊改變策略,接連投資了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在電商市場占得一席之地。
除了在彼此的“大本營”領域不斷試探屢戰屢敗外,阿里巴巴和騰訊在支付領域也是用盡了全力,幾乎壟斷了整個支付市場。據《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數據發布報告》,2020年一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依然保持市場份額比較集中的情況,第一梯隊的支付寶、財付通(含微信支付)分別佔據了55.4 %和38.8%的市場份額,兩家公司的份額高達94%。
同時,在外賣領域,阿里收購了餓了麼,騰訊則重金入股美團;在大文娛領域,騰訊有騰訊視頻、QQ音樂,阿里巴巴則收購了優酷、蝦米音樂等;在戰投上雙方亦不分上下,據粗略統計,全球586家獨角獸公司,騰訊投了52家,阿里系投資了44家。
香港大學法學副教授張安琪表示,中國互聯網的分裂是一個根本性的競爭問題,“這是反壟斷問題的核心。不解決這些問題,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科技行業的競爭格局。”張安琪曾對媒體分析,“初創企業別無選擇,只能加入阿里巴巴或騰訊陣營,因為兩者都控制著所謂的超級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是大量用戶的門戶。”
針對這次大和解傳聞,有分析師也表示,實際業務推進或許會很難,雙方顧慮都不少。此前,阿里巴巴與騰訊也曾多次傳出相互合作的消息,但最終都無疾而終。
不過,這一次的特殊之處在於,政府對反壟斷的重視以及對平台經濟健康發展的強調。
2021年2月7日,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印發了反壟斷指南。而後的一系列動作再次表明其決心。7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依法禁止虎牙公司與鬥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合併。4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阿里巴巴處以創紀錄的182億元人民幣的罰款,阿里巴巴還被責令在未來三年內進行全面整改並提交“自查合規報告”。
也因為這樣的大背景,中國互聯網或將上演越來越多的巨頭世紀大和解。
03 騰訊、阿里“恩仇錄”
2013年8月
淘寶稱微信方面關閉了一些針對淘寶商品和商家營銷的公號,淘寶從數據接口斷掉一切微信來源,與微信公開對抗
2013年10月
阿里正式發布移動好友互動平台“來往”,叫板微信
2013年11月底
阿里投資的蝦米音樂和新浪微博,取消分享至微信的按鈕,但隨後新浪微博迫於用戶流失壓力重新向微信開放
2013年11月1日
微信封殺阿里旗下即時通信軟件“來往”
2013年11月22日
阿里回擊,手機淘寶將微信屏蔽,用戶在微信中無法直接打開淘寶鏈接
2014年2月
支付寶對微信商家關閉付款接口申請,微店店主無法申請新的支付寶付款接口
2014年11月
新浪微博再次對微信進行封殺,禁止用戶利用微信推廣微信公眾賬
2014年11月21日
阿里投資的快的打車紅包分享功能被騰訊屏蔽
2015年2月
微信將剛剛上線的支付寶紅包和微信店舖的支付寶支付功能屏蔽在外
2017年1月
騰訊牽頭投資“摩拜單車”2.15億美元對抗滴滴;2017年4月,螞蟻金服戰略投資ofo小黃車
2017年11月
騰訊阿里支付之爭,開闢智能酒店新戰場
2017年末
騰訊阿里開啟新零售之戰,阿里224億入股高鑫零售,騰訊42.15億元入股永輝
2020年4月
阿里雲宣布未來三年向新基建宣布投2000億元,騰訊也宣布五年投入50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