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如果要戰胜新冠大流行公開談論疫苗的副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奧爾胡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關於疫苗的有效性和副作用的公開性增強了人們對衛生當局的信心,如果人們要戰胜新冠大流行,這是一個關鍵因素。人們對阿斯利康和強生公司的疫苗提出了擔憂,因為它們的副作用非常罕見,但有可能是致命的,這與低血小板計數和血凝塊有關。最近,還有報告稱,輝瑞-BioNTech公司的疫苗可能會引起一種罕見但嚴重的副作用:心臟炎症。對副作用的擔憂可能會引發對“疫苗猶豫”,世衛組織認為這是“對全球健康的十大威脅”之一。
確保對疫苗的充分接受是戰勝冠狀病毒大流行的一個關鍵挑戰,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
衛生當局和政治家如何幫助確保公眾接受疫苗,因為事實證明,疫苗–除了其罕見的副作用–能夠有效預防嚴重的Covid-19 疾病?最好的辦法是公開談論疫苗的所有方面,包括潛在的負面影響,如副作用。
“如何就疫苗進行溝通是一個真正的兩難問題。”奧爾胡斯大學政治學教授Michael Bang Petersen說:“政治家們都希望盡快阻止大流行,這可能促使他們淡化疫苗的消極方面,以便為盡可能多的人接種疫苗。”
“但我們的研究表明,如果關於疫苗的溝通是令人放心的,但又是模糊的,這並不能促進對疫苗接種的支持。相反,模糊的溝通削弱了人們對衛生當局的信心,並助長了陰謀論。當溝通不透明時,就會引發不確定性,人們會覺得他們可能被誤導,”ichael Bang Petersen說。
他與奧爾胡斯大學的同事一起,研究了關於疫苗的不同溝通方式的效果。這項研究包括13000名參與者,其中一半是美國人,另一半是丹麥人,研究結果剛剛發表在被廣泛認可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PNAS)上。
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公開的溝通透明地描述了關於疫苗的中性和積極的事實,就會促進對疫苗的支持。然而,當交流中公開疫苗的負面特徵時,接種疫苗的意願就會下降。
“疫苗的負面特徵的透明度會產生猶豫。但這種猶豫是有原因的,因此衛生當局仍有可能與公民進行溝通,並向他們解釋為什麼接受疫苗仍然是明智的,”Michael Bang Petersen說。
另一方面,模糊或令人放心的溝通,即淡化疫苗的負面特徵,會降低對疫苗的接受程度。原因是,模糊的溝通造成了一種猶豫和不確定的感覺,而這反過來又助長了陰謀論,降低了對衛生當局的信心。
信任是必要的
公開交流的好處–也是關於負面的特徵–是它防止陰謀論的傳播,同時也提高了對衛生當局的信任。據研究人員稱,這是戰胜新冠大流行的關鍵。
“保持對衛生當局的信任極為重要,因為這是確保公眾支持疫苗的最關鍵因素。”Michael Bang Petersen說:“以透明的方式溝通疫苗,保證了維持疫苗接受度的最重要因素,”他繼續說。
“公開性確保了長期的信任,如果我們要重新接種疫苗,或者與下一次重大健康危機有關,這一點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