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重滸苔襲擊青島海面山東網友喊話:“江蘇能治理一下嗎?”
“海邊真的臭死了!”有遊客在微博上抱怨,青島海邊已經被大片滸苔包圍,“潮濕的空氣裡瀰漫著滸苔的腥味。”還有網友調侃:“歡迎來青島看大草原”。7月10日,《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在青島看到,海中有大量滸苔密集分佈,遠遠望去如同“海上草原”。
多艘船隻正在打撈海苔,為方便打撈,工作人員在海上還設置了攔截網。在青島棧橋附近的一個滸苔臨時安置點,工作人員將打撈起的滸苔堆成了一個小山丘,散發著刺鼻的味道。
工作人員正在打撈滸苔。(本刊記者周群峰攝)
今年入夏以來,山東青島近海遭遇滸苔侵襲,這是該市15年來滸苔災害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預計滸苔對青島的影響將持續到8月中旬。
青島市委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滸苔在青島不是新鮮事兒,但今年確實太多了,現在正在全力以赴開展打撈工作。大約從6月初開始打撈,截至7月7日,青島市累計出動船隻10000餘艘次,打撈滸苔超35萬噸。“只要天氣允許,在沒有大風大浪等情況下,打撈船隻每天早上(凌晨)4點半就開始巡查,準備打撈,一直工作到晚上8點多。部分船隻甚至在(凌晨)3點半就開始巡查。”
滸苔清運點設置的路牌,提醒遊客繞行。(本刊記者周群峰攝)
“是之前最大年份(2013年)的2.3倍”
據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中心監測,當前,黃海海域滸苔災害規模已創歷史最大值。其中,6月26日,黃海滸苔分佈面積約60594平方千米,覆蓋面積1746平方千米,是之前最大年份2013年的2.3倍;6月30日青島所轄海域滸苔覆蓋總面積達到峰值,約551平方千米。
資料顯示,滸苔屬於石蓴屬藻類,絲狀多分支,無毒,在失去水分後會發出惡臭,包括滸苔、緣管滸苔等40餘種,廣泛分佈於全球的海洋中。雖然無毒,但滸苔大量繁殖也能遮蔽陽光,影響海底藻類的生長;死亡的滸苔也會消耗海水中的氧氣;還有研究表明,滸苔分泌的化學物質很可能還會對其他海洋生物造成不利影響。滸苔暴發還會嚴重影響景觀,干擾旅遊觀光和水上運動的進行。因此,業界將滸苔一類的大型綠藻暴發稱為“綠潮”,視作和赤潮一樣的海洋災害。
山東省政協委員、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科研基地主任宮慶禮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今年青島光照適宜,降雨豐富,營養鹽從陸地到海上的運輸強度比較高,海水水溫較往年偏低。所以“溫光鹽(光照、營養鹽、水溫)”三者因素疊加,形成了滸苔的最佳生長條件,導致暴發。
上述青島市委受訪者稱,滸苔生長需要一個合適的水溫,水溫超過25或26度後,滸苔就會慢慢消亡。“開始是一邊打撈一邊生長,現在(峰值過後),滸苔的分佈面積和覆蓋面積都在降低。”
清理人員正在將滸苔裝袋。(本刊記者周群峰攝)
中國生態學會理事、海洋生態專家陳尚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青島滸苔災害往年在7月底結束,今年專家根據水溫、氣溫、滸苔分佈、打撈進展等估算,今年要持續到8月中旬結束。
大大超出往年的滸苔,就算被打撈乾淨,如何處置也是難題。
央視報導稱,青島市對打撈的滸苔進行脫水、壓縮後,將以滸苔為原料製成多種海藻有機肥。為利用滸苔,中國海洋大學成立了海大生物工程開發有限公司(現“青島海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將滸苔曬成乾粉,做成家畜的飼料添加劑或海藻肥,但是處理量還遠遠不夠。“主要是生產能力有限,而滸苔打撈數量也不好預判,比如今年可能打撈30萬噸,但明年可能只有10萬噸,所以也不好為提高加工量而盲目擴建工廠。”宮慶禮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絕大多數被打撈起的滸苔,只能採取填埋處理。但有受訪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滸苔填埋後會帶來一定的土壤鹽鹼化、污染地下水等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滸苔來源的魯甦之爭
“江蘇能治理一下嗎?山東孩子默默發問。”一位網友寫道。
多個信息源顯示,青島滸苔氾濫的原因與蘇北海域的滸苔北漂有關。新華社報導稱,歷年的衛星監測和船舶跟踪監測顯示,黃海南部海域淺灘大規模紫菜養殖筏架是滸苔大量繁殖、增生並最後漂浮入海的“溫床”。
自2007年以來,每年都有滸苔綠潮在洋流和風力作用下從黃海南部向北漂移,並在山東沿岸登陸。據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中心監測,5月17日衛星首次在蘇北淺灘附近海域發現成規模漂浮滸苔。隨後,滸苔向偏北方向漂移,分佈面積和覆蓋面積迅速增大。
在棧橋附近的一個臨時存放點,堆積著大量滸苔。(本刊記者周群峰攝)
宮慶禮認為,江蘇一些沿海城市的紫菜養殖主要藉助筏架、網簾、竹筏等,上面會附著滸苔幼苗。紫菜屬於低溫性海藻,一般水溫到了15度,生長旺盛期就過去了。進入5、6月份後,溫度升高,滸苔就變成優勢種(滸苔最適合的水溫是20~25度)。一些紫菜養殖戶在養殖結束後,不及時回收筏架、網簾等。在季風影響下,這些工具附著的滸苔會隨著海浪一路向北,流向青島等地。
關於這些滸苔為什麼沒有暴發在距離更近的日照市,而是集中在青島暴發?宮慶禮向《中國新聞周刊》解釋稱,青島有大量人口,污水排放入海的量也大,海水中營養鹽更豐富。“山東省日照市雖然離江蘇更近,但是在滸苔漂移到日照海域時,還屬於原發狀態。在漂移過程中,滸苔不斷生長,到了營養鹽最豐富的青島時,就更易暴發。 ”
陳尚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滸苔在江蘇、山東等海域都有分佈,但平時分佈量很小。近10多年來,造成青島等海域滸苔災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江蘇鹽城、南通等地的漁民清理紫菜筏架,把筏架上附著的滸苔落入海水,形成種源,沿著海流向北漂移,呈現指數級生長,每年6、7月份到青島海面時,水溫合適,海水肥沃,快速生長形成滸苔災害。其次,一些漁民給養蝦蟹的池塘換水時,將水中附著的滸苔排放到了海裡,也形成第二個種源。
陳尚說,今年青島海域滸苔尤其嚴重,也有老天不幫忙的因素。從2019年開始,自然資源部組織江蘇省及其所屬鹽城、南通等地的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部門開展紫菜養殖區早期集中打撈滸苔,前年和去年取得了顯著效果,滸苔規模明顯減少。但今年5、6月時,江蘇黃海一帶出現暴雨、大風、龍捲風等,一些已經回收的筏架等被打散掉進了海裡,增加了入海的滸苔種源,導致滸苔源頭處置效果降低。
他稱,自然資源部、中科院、農業部、中國海洋大學等專家有多種科學證據表明,青島等海域滸苔來自江蘇海域的輸送,與江甦的紫菜養殖有關。但江蘇海洋、水產的部門對此有不同認識。
6月28日,江蘇省滸苔綠潮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通報滸苔防治工作進展時表示,江蘇全省共清退紫菜養殖面積6萬畝,壓減紫菜養殖用海9.6萬畝,並於5月8日前將紫菜筏架、網簾和纜繩等設施全部清理上岸,提前結束紫菜生產。
棧橋附近,一名遊客正在觀望滸苔構成的“海中草原”。(本刊記者周群峰攝)
對此,宮慶禮認為,紫菜一般到每年10月下旬就在海裡養,11月中旬開始收,每隔半個月到1個月收一茬,連續收七八茬。每年12月份,滸苔幼苗就長到紫菜網簾等工具上了。次年1、2月份時,滸苔就開始生長。也就是說,今年5月份紫菜養殖結束時,被遺棄在海裡的滸苔幼苗就已經開始漂流北上了。
陳尚建議,先不考慮責任者識別問題,江蘇、山東兩省要想辦法加強合作,聯合治理,引導源頭的養殖戶改進紫菜生產方式、做好養殖筏架回收工作。可以在省際之間建立橫向的生態補償制度,把從江蘇海域進入山東海域的滸苔覆蓋面積作為計算生態補償金額的依據,雙方商定一個滸苔覆蓋面積。如果從江蘇海域進入山東海域的每日累計滸苔覆蓋面積少於這個考核指標,山東給江蘇一定數額的補償資金;如果超過,江蘇補償給山東一定的資金。輸送的滸苔覆蓋面積由自然資源部進行考核,補償資金用於滸苔災害防治綜合治理。另外,還要加強氣象災害監測和防控措施,降低因天氣原因造成已經回收的養殖筏架被打散入海概率。因滸苔前期預防、後期打撈、處理等都需要大量資金,因此還得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宮慶禮稱,治理好滸苔還需要很長時間,要想取得長效機制,應建立一個國家層面的機制,將這項治理工作列入一種常態化事項;設立生態補償公益項目,加強專業滸苔打撈設備、船隻的研發和製造,提高海上滸苔打撈效率;由相關部門統一協調長江以北的省市形成省際間的協同治理,山東和江蘇兩省之間也不要相互推諉,要加強聯防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