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餘部網絡小說被譯成外文中國網文“出海”前景如何?
乘著文化“走出去”戰略的政策東風,快速發展中的中國網絡文學書寫著引人矚目的“出海記”。經過多年積累,已有萬餘部中國網絡小說譯成外文,不少作品贏得千萬級的海外點擊量。如今,許多外國讀者對包含中國傳統元素的玄幻、仙俠、武俠類作品情有獨鍾,這些小說如同一股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打開了外國友人的眼界與心門。
有人甚至把中國網絡文學和美國好萊塢電影、日本動漫、韓國電視劇,統稱為當代世界“四大文化奇觀”。
文出東方,乘風破浪
今年5月,中國作家協會發布的《2020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顯示,中國網絡文學共向海外輸出網文作品1萬餘部,網站訂閱和閱讀類App用戶達1億多人,覆蓋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
“閱文很早就開始做海外網文了,不少出海的作品是將國內作者的書翻譯成外文,不僅有英文的,還有韓文、泰文等。”閱文集團相關負責人說,目前閱文設有海外編輯部,專門負責海外站點推廣工作。
龐大的市場吸引了眾多國內相關企業在海外佈局。據統計,閱文集團已向日韓地區及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多國,以及美國、英國、法國、土耳其等歐美多地授權數字出版和實體圖書出版,授權作品700餘部。截至2020年12月,晉江文學城作品版權輸出總量已達2400餘部,海外出版冊數超1000萬,進駐東南亞、東亞、北美、歐洲等多個地區的圖書市場。
“近幾年,中國網絡文學界更加註重國際傳播的方式和質量。”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何弘介紹,各大文學網站已建立起海外付費機制,為海外讀者量身打造了本土化付費閱讀體系,建立了付費訂閱、打賞、月票等機制,“網文出海”從單純的作品傳播向更深層次的機制與模式輸出邁進。
與此同時,網絡文學IP改編也正揚帆出海。在YouTube等歐美主流視頻網站、東南亞地區各大電視台播出的由網文IP改編的多部電視劇俘獲了大批海外粉絲,播放量居高不下。
好故事,無國界
海外讀者為何愛上中國網絡文學?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研究院副院長、杭州師範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夏烈認為,人類的感受是共通的,網絡文學符合當代讀者共通的精神需求。同時,中國的網絡文學主流是類型小說,有自己的故事系統,是面向大眾的、工業文化背景下的產物。
閱文集團副總裁、總編輯楊晨表示:“中國的網文作品吸引全球讀者,不僅因為故事足夠好、題材足夠豐富,更重要的是機制足夠領先。網文平台迅速聚攏優秀作家、產生優秀作品,網絡文學便能適應最新的時代潮流,滿足當代讀者閱讀需要。”
“網文出海”的大趨勢也影響著作家的創作習慣。“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既要關注受眾的訴求,也要具備推廣中國文化的自覺性。”90後青年作家錢墨痕表示,近期創作的長篇小說《俄耳普斯的春天》,書名雖採用了希臘神話中的人名,主題卻是中國當代年輕人如何面對愛情和社會的壓力。在“網文出海”浪潮迭起的今天,尤其要在不斷變化的時代中準確定位地道的中國故事。
同時,西方文化的經典元素、國外的流行文化,也開始出現在網文中。創作者直面海外受眾群體進行創作,進一步降低了國際讀者閱讀門檻,推動了網文的海外傳播。“對國內的讀者來說,從小說故事中看到的是自己,對國外讀者,文學作品則可以成為了解中國以及中國年輕人所思所想的窗口。”錢墨痕說。
揚帆遠航還需直面風浪
網絡文學在中國的發展模式,為其在海外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範例。不過,在業界為“網文出海”欣喜的同時,“盜版出海”的隱憂也隨之而來。部分盜版商利用海外域名、服務器搭建網站,未經許可大量翻譯國內作品。
數據顯示,2019年網絡文學整體盜版損失約為56.4億元。業內人士表示,海外取證難度大,正版平台和創作者海外維權成本高等多個因素共同加大了監管難度。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研究所副所長鄭璇玉認為,推動網絡文學正版化需要國家層面給予支持,特別是當前行業版權保護工作中面臨的中小型盜版網站清理難、侵權投訴質效低,以及海外維權難等諸多困境,都亟待政府主管部門關注和指導。
此外,“翻譯”也成為製約網文出海的一大障礙。《2020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指出,海外網絡文學翻譯研究嚴重滯後於現實需求。海外粉絲的自發翻譯收入沒有保障,機器翻譯的質量尚不能令人滿意,特別對所在國讀者閱讀趣味和特點研究不夠,一流、熱門、最能體現中華文化特色的網文力作傳播受限。
對此,何弘表示,中國網絡文學行業在這方面正在不斷做出努力和嘗試,如建立“語料庫”,給中國傳統文化相關概念找到準確對應;探索貼合讀者所在國趣味、文化習慣的翻譯方式並將其標準化,建立翻譯規範等。“讓翻譯不再成為障礙,長遠來看還可能需要探索機器翻譯和人工翻譯結合的模式,逐步破除中文作品國際傳播的語言壁壘。”何弘說。
來源:《半月談》2021年第13期原標題:《網文出海,浪濤幾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