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私有化只是傳言曹國偉另有安排?
一則微博將私有化的消息在市場上傳開,一度導致微博股價盤前急劇拉升,最高上漲近50%。隨後,微博方面澄清:“傳言不實”,股價漲幅收窄至6%。這並非微博首次被傳出私有化的消息。今年6月,就有聲音稱,微博正準備私有化,並將藉殼遊族網絡在A股上市,可能會有國有機構參與其中。在更早的2月,還傳出了微博將要赴港上市的消息。
鳳凰網《風暴眼》出品
作者| 蔣澆
編輯| 趙澤
雖然微博已於2014年拆分上市,但其仍是新浪最核心的業務,也是新浪營收的引擎。隨著抖音、B站等短視頻平台興起,微博面臨用戶減少、流量增長的難題,新浪的壓力可想而知。今年3月,新浪宣布完成私有化,並表示將尋求多元化發展。
當下正值中概股低潮期,市場傳出微博私有化的消息也不足為奇。微博雖然否認了傳聞,但它的未來確實值得思考——要不要私有化?曹國偉另有安排?
私有化傳言再起
微博再次傳出私有化傳言,並且說得很細緻。據報導稱,微博董事長曹國偉正與上海國企洽談,雙方將組成財團推進微博私有化,私有化的價格為每股90-100美元。
“如果私有化,這一舉動並不復雜,完全出於商業角度的考量”。有資深投資人向鳳凰網科技表示:在短視頻等社交平台的衝擊下,微博用戶增長面臨壓力,降低了投資者的信心。若微博私有化,公司注入國資,可能有更多資金進行業務嘗試。
微博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一季度淨營收4.59億美元,同比增長42%;淨利潤4980萬美元,同比下降4%;廣告和營銷業務收入3.9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3.7億美元。
儘管看起來業績十分亮眼,但同比增速是和去年疫情谷底數據對比得出的。環比來看,微博營收下滑了11%。此外,微博用戶活躍度同比也出現下滑。第一季度平均月活同比下滑4%至5.3億,平均日活同比減少5%至2.41億。
值得一提的事,此前新浪私有化時,曹國偉曾表示:“一方面是為了改變多年來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新浪與微博作為母公司和子公司同為上市公司的這樣一個不甚合理的資本架構;另一方面也是為新浪集團未來更加多元化的發展提供更多的靈活性。”
今年3月,同為曹國偉掌舵的新浪正式完成私有化,退市時市值僅為26億美元,不足微博市值的四分之一。
這被外界認為是中國門戶時代的終結,但背後則是新浪長期的低估值。從過去兩年的表現來看,新浪股價一路下行。從2018年高位124.6美元/股,最低跌到了26美元/股,跌幅高達79.13%。
目前,微博仍是新浪最核心的業務。根據新浪2019年年報顯示,總營收為21.63億美元,同比僅增3%,其中17.67億美元都其來自於微博,微博貢獻了新浪80%的營收。
傳言還稱,微博私有化或是為阿里巴巴出售股權鋪路。
阿里在微博的影響力不容小覷。目前,微博的第一大股東新浪持股44.67%,阿里巴巴作為第二大股東,持股29.79%。
此前天貓總裁蔣凡與網紅張大奕的緋聞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輿論發酵後,微博平台上有關此事件所有話題、熱搜均被撤下,這些舉動引發網友強烈不滿。
隨後,北京網信辦依法約談新浪微博負責人,針對微博在蔣某輿論事件中乾擾網上傳播秩序,以及傳播違法違規信息等問題,責令其整改,並且暫停更新微博熱搜一周。
微博是新浪的最大依賴
“微博拯救了新浪,讓已經出現頹勢的新浪,再次成為弄潮兒。”曾有人用這句話來形容微博對於新浪的重要性。
意思很明顯,移動互聯網衝擊下,門戶網站逐漸衰落,但新浪憑藉微博這一成功的二次創業,繼續留在了互聯網主流梯隊。
2000年,新浪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將門戶概念推上中國互聯網的頂峰,也帶動了網易、搜狐陸續上市。但門戶網站賴以生存的大而全的內容,逐漸被搜索引擎、社交媒體等互聯網平台所分化,新浪網站也開始顯出疲態。
2009年,在曹國偉的主導下,新浪推出了微博測試版,為新浪發展帶來新鮮的血液,被稱為二次創業。
2011年,中國互聯網正值新一輪的陣痛,彼時人人網衰落,QQ空間邊緣化。而微博在蓄勢兩年之後,成為國內主流輿論陣地,迎來發展高峰。當時,連馬化騰都嫉妒不已,自己在騰訊微博上吆喝拉粉,但始終敵不過新浪微博。同年6月,新浪股價迎來上市以來的峰值,最高觸達147.12美元,約為目前的三倍。
然而,微博的快速增長也吃掉了新浪大量資源。隨著新一輪移動互聯網浪潮的到來,囿於商業化困難、難以變現等多種原因,市場普遍唱衰微博這類產品,50億美元也成為微博估值的頂峰,而新浪也為明星產品焦頭爛額。
新浪財報顯示,2011年,新浪對微博投入近1.6億美元(約為10億元人民幣),營收為6600萬美元(約合4.1億元人民幣),虧損6億人民幣;2012年,微博虧損約10億人民幣。微博IPO前夕披露的財報顯示,當年首季仍虧4740萬美元。
持續輸血下,也讓新浪轉變了發展的思路。彼時,曹國偉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公司獲得極大影響力,積累海量用戶之後,卻不得不為微博這個明星產品不斷’輸血’,導致集團的精力和財力的深陷進去,但新浪作為門戶出身的互聯網公司,商業化能力有限。”
在他看來,將微博分拆上市,可以讓新浪騰出手來佈局新業務,發展移動化、視頻、以及改造垂直產業。
“二次崛起”的微博,還會有第三次麼?
2015年時,微博進入至暗時刻,上市時17美元發行價的股價,最低跌到不足9美元。自此,微博開始更專注於內容運營,通過在數十個垂直領域扶持中小博主,從生產端對內容進行干預。次年,這一方向更進一步,微博開始主動引進MCN,與內容生產者合作深耕平台內容。
這一舉措獲益匪淺,一年之後,2016年8月微博市值首度突破百億美元大關。一時間,微博“二次崛起”的故事令人驚嘆,儘管這是以犧牲用戶體驗為代價。商業內容的廣泛引入,正逐漸削弱著微博的社交屬性。或由於此,微博“社交廣場”的地位正逐漸下降。
近年來,短視頻的崛起給了普通用戶更好的娛樂場所,社交屬性逐漸丟失的微博正備受考驗。用戶時間的轉移、KOL出走、廣告商轉投視頻,種種現像傳遞一個信號,微博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微博了
或是為了重新奪回自己失去的社交卡位,微博於2019年推出了獨立App綠洲,儘管它在抄襲的非議中誕生。市場普遍認為,這是微博試圖再造“中國版Instagram”的嘗試。早在更早的2015年,微博就曾推出過一款名為“換換”的圖片社交應用,主打以圖換圖,同時提供標籤、貼紙、濾鏡等功能。但這一App銷聲匿蹟的速度比綠洲更快,並非在社交市場掀起太多波瀾。
無論是換換還是綠洲,都反應了微博的焦慮。在流量紅利枯竭的互聯網下半場,互聯網老牌產品都已面臨流量增長停滯,產品邊界的擴大成為了“前浪”的無奈之舉。儘管不停在嘗試新的社交產品,但都沒能取得突破性的創新,很難再造出下一個微博。
或許,私有化之後,我們還能看到微博更多在新產品上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