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第一輛性能電動車?小米智能輪胎專利曝光
天眼查App顯示,今日,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公開“車輛及其控制方法、裝置、終端和存儲介質”專利,公開號CN113069774A,申請日為2020年1月。通過摘要我們可以了解到:小米這項專利,是通過智能調節輪胎溫度的方式改變輪胎硬度用以適應外部環境,進而減少輪胎磨損並增強車輛行駛性能。
專利摘要顯示,本公開是關於一種車輛及其控制方法、裝置、終端和存儲介質,屬於遙控技術領域。終端可根據當前的環境信息生成溫度調節指令,通過調節輪胎的溫度來調節輪胎的硬度,從而使輪胎的硬度可以適應不同的外部環境,減少輪胎在行駛過程中的磨損,增強了車輛的行駛性能。
雷軍在3月30日宣布造車引發全網轟動。在此後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小米先後註冊小米汽車、米車、米汽等商標,而且投資縱目科技、禾賽科技兩家自動駕駛廠商。對造車的重視不言而喻。
據深潛atom此前報導:小米目前所在的智能手機行業已經開始遭遇瓶頸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在近兩年增長基本陷入停滯。IDC此前預測,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金額從2020年至2023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僅為4.31%。
雷軍
這種背景下,小米造車勢在必行。雷軍曾表態,小米造車最大的底氣,是“虧得起”,對造車業務的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的投資額為100億美元。根據小米2020年報,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小米擁有的現金資源總額超過1000億元。這意味著,按照現在的匯率,造車將要佔據小米目前的1000億現金資源的近65%。
不過,造車說起來容易,但真的想把一輛車批量化的、保證質量的生產出來卻也並非易事。小米擅長的領域是軟件開發、生態搭建,而整車生產製造是小米從未碰觸過的領域。怎麼協調幾百家供應商、管理幾千個零部件的質量,以及一系列複雜嚴苛的測試流程,這是汽車製造必須解決的問題。
特斯拉工廠
同時,即便投入100億美元,小米造車就一定能進入量產甚至盈利階段,目前尚無法確定。而對於小米而言,手機業務的研發投入也依然重要,畢竟這是小米的基本盤。看似充足的現金儲備兩塊業務一分,缺錢依然是主題,而眾所周知,小米本身的盈利能力並不強,因為追求性價比,小米在2020年的淨利潤率約為5.3%。相比較於其他互聯網企業,這個水平基本徘徊於行業底部。
自稱“不差錢”的小米除開在品牌上有著天然優勢之外,進入造車賽道挑戰頗多。性價比策略放到如今的電動車市場上,很難奏效了,我們不能奢望小米可以造出來一輛在性價比上可以壓倒宏光MINI EV的車型。